【网络中国节·中秋】月满中秋夜,共赏传统韵——中国传统节日庆典

【网络中国节·中秋】月满中秋夜,共赏传统韵——中国传统节日庆典"/

我们来聊聊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网络中国节·中秋】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时值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意渐浓、月圆之时,因此得名。
"一、 节日起源与传说"
中秋节的历史悠久,起源说法不一,主要与月亮有关,古称“秋节”。常见的传说有:
1. "嫦娥奔月:" 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后羿射下九日,受到天帝嘉奖,获得不死药。但妻子嫦娥却偷食了不死药,飞升至月宫,成为月中仙子。后羿悲痛万分,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摆设香案,遥祭月宫中的嫦娥,从此,中秋节便有了拜月的习俗。 2. "吴刚伐桂:" 据说月宫中有一棵不死树,名为“桂树”,有蟾蜍栖于其上。吴刚因犯错被罚到月宫,永无止境地砍伐这棵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永远无法砍倒。 3. "玉兔捣药:" 传说月宫中有一只玉兔,用

相关内容: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节俗丰富。时至今日,中秋节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让大家难以忘怀。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那么中秋节的历史来由是什么呢?

中秋节的来历

第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第三种说法是: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中秋节的5个传说故事

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5个传说故事,看看你知道吗?

一、嫦娥奔月

传说后羿射下来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夫妻非常恩爱。有一次后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了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后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三天后,后羿率领弟子们进山打猎,他有个叫逢蒙的弟子却装病留在家中。原来这个逢蒙是个小人,他偷窥到嫦娥保管的仙丹,想借此机会把仙丹抢走。嫦娥被逼无奈,就拿出两颗仙丹一口吞了进去,然后身子便轻飘飘地飞出窗口,一直飞到天上,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得知此事,发现逢蒙早已经逃亡,气得他顿足捶胸,悲痛欲绝,仰天呼喊妻子的名字。朦胧中看到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便飞一般地朝月亮追去,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就在这天的月亮下面摆设香案,祭拜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二、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还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都称为“玉兔”。这个玉兔经常拿着一个玉杵跪在地上捣药,然后做出药丸,传说服用此药丸后可以长生不老。


三、吴刚伐桂

传说把守南天门的吴刚与月亮上的嫦娥很要好,因为经常去找嫦娥相会,疏于职守,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树,如果他砍不掉这棵树,就永远不要回南天门,更休想与嫦娥相会。

吴刚足足砍了半年,好不容易快要把树砍光了,玉皇大帝却派了一只乌鸦,把吴刚挂在树上的衣服叼走了。当吴刚把衣服追回后,发现被砍下的树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

从此以后,每当吴刚快把树砍光的时候,乌鸦就会过来,吴刚只要扭头看它一眼,大树就又重新恢复原状,永远也砍不完。

四、貂蝉拜月

相传三国时期的貂蝉,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出生后,当地的桃花、杏花,三年内都是随开随谢;貂蝉夜里祭拜月亮时,就连嫦娥都自愧不如,匆匆隐身而去,这也是成语“闭月羞花”的由来。正因为貂蝉的这种美貌,才迷惑住了有勇无谋的吕布,使得王允的连环计得以成功。


五、月饼起义

元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残暴统治,各地纷纷起义抗元。高邮人士张士诚为了暗中串联各地的起义队伍,就利用中秋节互相馈赠麦饼的机会,在其中夹上一张纸条,约定中秋夜起义。从此便形成了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的习俗。


(来源:科普信息)

发布于 2025-10-02 11:26
收藏
1
上一篇:话说节日,传承与创新的交融篇章 下一篇:山东邹平,金色田野里的丰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