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列车加速之谜,为何加速时没有“推背感”?

高铁列车加速之谜,为何加速时没有“推背感”?"/

高铁列车加速时没有我们通常说的那种强烈的“推背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加速度较小:" 高铁的启动和加速过程设计得非常平顺。为了乘客的舒适,制造商通常会限制列车的加速度。根据相关标准(例如中国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客运列车的常用加速度一般被限制在 0.48 m/s² 左右,最高不超过 0.6 m/s²。这个加速度相对于汽车(尤其是急加速时)的 1-2 m/s² 甚至更高的加速度来说,要小得多。加速度小,产生的惯性力就小,因此“推背感”也就不明显。
2. "启动过程平缓:" 高铁的启动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无论是电力驱动还是磁悬浮驱动,其动力输出和速度变化都是相对线性的,没有像汽车离合器结合或急踩油门时那样可能出现的短暂、剧烈的动力冲击。
3. "乘坐环境舒适:" 高铁车厢内通常有良好的减震和悬挂系统,座椅设计也考虑了乘坐舒适性。这些因素有助于吸收和缓冲加速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震动和惯性力,使得乘客感觉更加平稳,而不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着。
4. "人体适应与感知:" 人类对持续、平稳的加速度适应能力较强。当加速度不大且变化缓慢时,身体感受到的主要是与车厢地板

相关内容:

近日

“高铁列车上坡

要提前冲刺吗?”的视频

引发网友热议

有小伙伴问:

“加速时为何没有‘推背感’?”

今天小编就来为你讲解

视频加载中...

贴地飞行,动力强大

高铁司机驾驶列车高速行驶时,一般采用“级位模式”和“恒速模式”两种牵引模式。最常用的是“恒速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设定好目标速度,列车会自动调整动力输出,保持这一速度行驶。

高铁线路设计时会尽量保持平直线路,但并非完全如履平地,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带,或是在地形复杂的区域。遇上较小坡道时,高铁列车动力储备充足,稍微加大马力就能轻松维持速度,如果坡度较大,列车也能依靠强大动力“丝滑”通过。

平稳加速,远离晕车

有些人乘坐汽车时,会因为车辆行进中的加速和持续颠簸导致晕车,有小伙伴儿发来留言:“为什么我坐高铁不晕车呢?还能刷手机、看书、打游戏!”

答案就是:稳啊!

尽管运行时速远超普通汽车,但由于高铁列车的加速过程非常平稳,旅客几乎感受不到速度变化,更体会不到强烈的“推背感”,乘车时就能舒适惬意。

为保障列车运行高速、安全、舒适,高铁线路对坡度和转弯半径有着严格限制。旅客坐在车厢里,会有一种全程都在“笔直前进”的错觉。其实,高铁列车在运行途中经常会遇到转弯情况,只是你没有发觉。

区间“丝滑”转弯:列车在车站与车站之间(区间)运行时,线路本身就有精心设计的弯道,高铁列车能流畅通过。

进站精准“变道”:列车进站时,需要借助道岔从正线转入侧线股道(站台)。道岔的开通主要由调度或者车站根据接发列车的计划联锁控制,司机只需按照信号显示、指令操控列车运行。

高铁列车能如此顺畅地

翻山越岭、平稳过弯

离不开高铁司机

精湛的技术和高度责任感

他们紧盯仪表,精准操控

对线路状况了然于胸

每一次加速减速、爬坡过弯

都是对万千旅客美好出行的

郑重承诺

有趣的知识

是不是又增加了!

你还想了解哪些高铁小知识

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发布于 2025-10-02 06:28
收藏
1
上一篇:明明客流量爆棚,高铁夜间停摆疑云,火车飞机夜行,高铁何故静默? 下一篇:客流如织夜未眠,高铁为何夜间停摆,火车与飞机却夜航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