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法唯心,缘境即生。《心经》是佛教很重要的一部经典,在我国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今有考古学专家马宝光先生的《心经发微》出版,语言精炼准确,很有功夫,实在难能可贵。马先生以理性的视角来解读《心经》,站在融会各宗教义的立场上来理解先圣之言,在贯通不同文化隔阂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考究和努力,其心至善,其行可嘉。

我们讲百家一理,万法一门。天下之至理必为天下人所共识,故法无高下,佛佛道同。祖祖惟传一心,此心人人本自具足,只是被障蔽了而已。一旦发明我们心性的光明,其光与诸佛菩萨和诸大贤圣无二无别。真理具有开放性,也一定是能够自证自得的。禅宗讲法无顿渐,人有两般,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分别、执著的不是法,而是人!故《心经》等经典及圣贤教育都特别重视个人的修行实践,心口要相应,知行要合一。

中国人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语),人人都能成圣成贤,就如佛门所讲人都有佛性,人人本具成佛的心性,都能成佛一样,肯定了人无限的可能性。传统儒家一直有着“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努力在人间成就一个大同世界。佛教的核心精神,特别是中国禅宗,也在倡导净土就在当下,不离于这个生灭无常的色身和世间而另外求一个常乐我净,在修行法门上禅宗深刻践行了《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心经》讲有与空,破有破空,都是在引导我们向内作佛,追求般若智慧,莫向外求。

中国的儒释道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宝光先生能够深入经典,研究经文,传播智慧,其发心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和平。我深表赞叹,也希望有更多人都来读诵受持经典,汲取圣贤智慧,让自心得以解脱自在,同时给整个社会营造和谐。

当下正值全球新冠肺炎流行之际,在这众生共业的疫情环境中,让我们一起来祈愿:全球瘟疫消弭,灾厉不起,天下和顺,日月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