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厦门,滨海之城与老虎的悠久历史情缘

鹭岛厦门,滨海之城与老虎的悠久历史情缘"/

您说得非常对!厦门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素有“鹭岛”之称,确实与老虎也有着一段非常深厚且引人入胜的历史渊源。
这段渊源主要体现在厦门大学及其校徽的设计上:
1. "校徽图案":厦门大学的校徽中央,就镶嵌着一个 stylized(风格化)的老虎头像。这个图案并非写实,而是经过艺术化处理,但无疑代表了老虎的形象。 2. "设计者与寓意":这个老虎图案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厦门大学的创始人之一"陈嘉庚先生"亲自选定的。据说,陈嘉庚先生在设计校徽时,希望将老虎的"勇猛、威武、不屈不挠"的精神赋予厦门大学,激励师生们发扬这种精神,追求卓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象征着力量和权威,选择它寓意着厦门大学要成为一所强大的、有影响力的学府。 3. "历史背景":厦门大学创办于1921年,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陈嘉庚先生希望这所大学能够成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需要学生们具备像老虎一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因此,虽然厦门没有野生老虎,但“虎”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大学文化之中,成为厦门大学精神象征的一部分。这也是厦门与老虎之间最著名、最直接的历史联系。

相关内容:

厦门虎迹:街巷名称中的猛虎记忆。

厦门,这座以白鹭著称的滨海城市,与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街巷名称到历史传说,虎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厦门的地域记忆之中。

厦门街巷中的“虎”名

厦门拥有众多以“虎”命名的道路和街巷,据统计竟有17条“虎路”和22座“虎山”。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鼓浪屿的虎巷。

这条长仅113米,宽约2米的小巷,得名于1916年的一起真实事件:

一只老虎从漳州南太武山泅水游到鼓浪屿,头上顶着一束稻草作为伪装,在离港仔后不远的海面一起一伏。

次日清晨,这条虎被鼓浪屿工部局巡捕击毙于此巷,因而得名“虎巷”。

除了虎巷,厦门还有虎园路、虎仔山路、龙虎山路、虎屿路等多种以虎命名的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打虎记忆与历史虎患

厦门植物园百花厅后方的“打虎洞”记载着另一段虎患历史。

1925年12月,有农户到此收菜时突然发现一虎卧于山洞,惊恐报警。

警察队赶到后乱枪将其射杀,随后雇人抬虎在厦门岛游行三日。

当时的警察局长杨遂还在岩壁上刻下“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警察队殪虎于此”的字样记录此事。

历史上厦门虎患严重。

据《闽书》记载,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同安县有虎患”。

1881年上海《申报》也曾报道“厦门近来颇多虎患”。

1944年,在厦门岛还相继有两只老虎被打死,装上卡车游街示众。

华南虎与“厦门虎”的渊源

厦门与虎的渊源不仅限于历史事件,更延伸到生物学领域。华南虎的拉丁文学名是“Panthera tigrisAmoyensis”,即“厦门虎”。

这是因为1858年,美国自然学家卡得威尔在厦门发现了这种老虎,并将其定名为“AmoyanTiger”(厦门虎)向世界公布。

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在野外已经灭绝。

老虎来源与地理特征

厦门岛和鼓浪屿都是岛屿,早年没有桥隧,这些老虎从哪里来?

根据传说和相关推测,一般认为这些老虎大多是从漳州南太武山等地泅海而来的。

老虎虽然主要栖于山林,但亦擅长游泳,横渡短距离海域并非难事。

厦门岛内的虎仔山(又称虎山)则因“山形俨然一虎蹲踞”而得名。

这座位于厦门岛东部的山体,海拔135.9米,是厦门岛东部的制高点。从湖边水库望去,山形俨然是猛虎横卧;从软件园望去,也同样像一头猛虎横卧。

虎文化的当代印记

如今,厦门仍保留着丰富的虎文化印记。

在虎溪岩,不仅有“虎溪夜月”的美景,还有伏虎洞和虎雕。

2004年中国发行一套华南虎邮票时,还特别介绍了华南虎与厦门的命名渊源,厦门邮政局限量发行了3000套原地封,分别画有华南虎头像和鼓浪屿虎巷的画面。

结语

厦门的虎地名、虎故事和虎文化,不仅是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记忆,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见证。

从曾经的虎患频繁到如今的虎迹难寻,这些留在街巷名称中的“虎”记忆,成为了厦门城市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发布于 2025-10-01 06:13
收藏
1
上一篇:集众力兴乡村经济——厦门村集体经济谱写振兴丰收新篇章 下一篇:一路生花!厦门秋日三角梅与异木棉绽放,打造红艳艳别样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