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系列公开课第二场,揭秘“寰”的奥秘与科技力量

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系列公开课第二场,揭秘“寰”的奥秘与科技力量"/

这个标题“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系列公开课第二场揭秘“寰”很有吸引力。它暗示了这是一个关于中国重要科技、工程或军事项目(“国之重器”)的系列讲座,第二场聚焦于一个代号为“寰”的特定内容。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标题:
1. "系列名称:“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 "同一堂课:" 暗示这是一个面向大众或特定群体的普及性教育项目,强调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有统一的教学视角或主题。 "解码国之重器:" 表明系列的核心内容是深入解读那些对国家实力、发展、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项目或技术。“国之重器”通常指航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先进制造、核心电子器件、生物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尖端成果或关键系统。
2. "第二场:“第二场”" 表明这并非首播或唯一内容,是系列中的继作,暗示后续还有更多关于“国之重器”的揭秘。
3. "揭秘“寰”:" "揭秘:" 制造悬念,吸引观众好奇心,承诺将揭示“寰”的未知信息。 "“寰”:" 这很可能是“寰宇”、“寰球”或某个特定项目、计划、技术、装备的代号或缩写

相关内容:

光明网讯想象一下,能装下整个地球的实验室,是什么样?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名为“寰”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就是这样一座“超级实验室”。

9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系列公开课第二场,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举办。来自怀柔红螺寺中学和庙城学校的400余名中学生现场听讲。

本次活动以“寰”为切入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周天军,带来《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估》公开课。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周天军

周天军从当前极端天气频发引入,提出国家对于气候问题归因、预测以及应对方式的需求,进而引出设立大科学装置“寰”的必要性。

周天军介绍,“寰”为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相对于“天河”、“神威”系列的超级计算机,“寰”具有“小而专”的特点,其中的计算机程序封装了大量自然定律,相当于在超级计算机上再造了一个“数字孪生地球”。这不仅可以揭示自然界五大圈层之间的关系,也能进一步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

历史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类活动对区域气候会造成什么影响?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周天军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寰”的多个应用领域,这不仅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寰”的重要科学价值与深远意义,更将绿色低碳、保护环境的种子播撒在了同学们心中。

中学生提问

“周老师,海平面升高会不会导致有一天陆地被淹没,地球变成一个水的世界呢?”“全球变暖会影响水,未来水会完全消失吗?”“2090年以后,温升能不能低于1.4度?”互动环节上,同学们踊跃提问,周天军一一作答,为孩子们打开了科学看待气候变化的视角。

作为系列化科普工程,“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紧扣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特色,由科创中心联合装置所在单位共同开发。今年9月至12月,将陆续推出十场公开课,聚焦“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这五大“国之重器”,构建“一堂课解码一个装置、一系列课读懂科学城”的体系化科普格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创中心、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怀柔区委教育工委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本次活动.(记者 林佳欣 实习生 勾璇)

光明网直播服务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回放。

点击回看“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第二课: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估(
http://h5.live.gmw.cn/cloud/h5/1758622920858236)

来源: 光明网

发布于 2025-09-30 07:43
收藏
1
上一篇:“WTT中国大满贯主场馆八极场焕新启幕,华丽亮相惊艳全场” 下一篇:我的老师没教过我,场字的多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