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草木间,品味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中的生活真谛

烟火草木间,品味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中的生活真谛"/

这是一篇关于汪曾祺先生及其散文集《生活,是很好玩的》的赏析,希望能契合您“于烟火草木间,品生活真味”的意境:
"于烟火草木间,品生活真味——品读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先生,这位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和“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的大家,以其温润如玉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平淡而丰饶的生活长卷。他的散文集《生活,是很好玩的》,恰如其名,道出了他眼中生活的真谛——那份蕴藏在日常烟火、自然草木之中的,朴素而有趣的人间滋味。
"“玩”味人生,乐在寻常"
书名中的“好玩”,是汪曾祺先生对生活最直白也最深刻的注解。在他看来,生活并非总是充满沉重与目的,更多的是一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玩”的态度。这种“玩”,并非嬉戏打闹,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欣赏。他写吃,不仅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对食材本味、烹饪技艺以及饮食文化的探究与享受;他写玩,是下棋、养花、听戏、赏石,这些看似闲散的消遣,在他笔下却充满了智慧和乐趣,构成了丰富而自足的精神世界。
汪曾祺先生

相关内容:


读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是很好玩的》,像跟着位揣着热乎心思的老友逛巷弄。没有宏大辞藻,只把日常拆成细碎的暖,让人忽然懂了:生活的好玩,从不是追什么新奇,而是把寻常日子嚼出滋味来。

第一部分《有味》最是勾人。先生写食物从不是简单报菜名,而是把烟火气揉进字里。高邮鸭蛋是“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不过一枚蛋,却让全国人都记挂起那口咸香;就连野菜豆腐、拌菠菜这类家常吃食,也被他写得有了魂,读着读着就想冲进厨房,依葫芦画瓢复刻一份。最有意思的是松花蛋拌豆腐,先生说忌姜米与香醋,可我家乡做这菜偏要加这两样提鲜——倒生出几分期待,改日按先生的法子试试,看这“南北之争”里藏着怎样不同的鲜。还有荠菜,先生笔下的它鲜嫩得能凉拌、能上席,可在我老家,荠菜多用来包水饺,且天一暖就开花,再想凉拌就难了,这点差异倒让文字多了层亲近的烟火气。

《草木》篇里藏着先生的细腻。他笔下的花果蔬豆从不是静物,全是“水灵灵”“香喷喷”的活物——仿佛能看见黄瓜藤在架上蜷着劲儿爬,能闻到栀子花开在巷口的清甜。无论是高大的木芙蓉、贴地长的车前子,还是他戴着“右派”帽子时刨坑种的紫穗槐,都带着生活的温度走进文字里。我没去过昆明,却跟着先生的笔,看见了昆明的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上,看见了巷角堆着的新鲜菌子,也闻到了满城花开的香气,连昆明的烟火气都变得真切可感。

《春秋》部分写人,更见趣味。开篇写老师沈从文先生,字里行间是敬重;最后一篇写“多年父子成兄弟”的父亲,满是温情。汪先生之所以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云淡风轻地看待生活,想来和他的父亲分不开——没有严父的刻板,只有烟火气的鲜活。原来先生的有趣,是从父亲那里接过的生活态度:把日子过成诗从不是本事,真正的难得,是把诗藏进柴米油盐的心意里。

合上书才恍然,先生写的哪里是食物、草木与人?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生活从不难玩,难的是像他一样,带着热乎的好奇心,把每一口饭、每一朵花、每一段相处,都过出独一份的滋味。



发布于 2025-09-30 03:28
收藏
1
上一篇:创新驱动,未来领航,科技赋能产业新篇章 下一篇:全国百强县市揭晓!东营多县区荣耀上榜,展现强劲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