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若只如初见,记忆中的第一次桂花邂逅

花开若只如初见,记忆中的第一次桂花邂逅"/

这确实是一句非常优美和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桂花的初见,往往就是这样令人印象深刻。
“花开若只如初见”,这句诗化的话语,完美地捕捉了那种怦然心动、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一次遇见桂花,可能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或许是午后," 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一阵甜丝丝、幽幽雅雅的香气飘了过来,循香而去,便看到了那星星点点、黄白相间的花朵,簇拥在绿叶间,不起眼却又格外芬芳。 "或许是黄昏," 夕阳的余晖给花枝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香气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醉人,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细品味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又或许是某个秋日的清晨," 空气清冽,带着桂花的甜香,看到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那份纯净和美好,如同记忆中最初的模样,清澈、明亮。
这种“历历在目”的感觉,是因为那次的遇见太过于完美,太过于契合内心的某个角落。它不仅仅是看到了花朵的形态,更是感受到了那份恰到好处的香气、那瞬间触动的情感、那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
这种初见的美好,往往会被长久地珍藏在心底。每次再次闻到桂花香,看到桂花树,

相关内容:


我与桂花的“你侬我侬”

晓霞


九月来了,觉得头顶的月色都泛着清芬。走在路上,恍惚间所有的黄色都是桂花。不自觉地在枝丫探头,等待那一抹沁香。隐约间,枝叶间黄光一晃,却原来是几瓣飘落的栾花。

是诚心打动,还是花神成全了我的痴情?

早锻炼经过花坛,鼻息捕捉到了一抹花香,俨然是桂花的清香。桂花开了,在高墙围栏上,几枝淡色的黄摇曳着,探出头,似乎在招呼我。初开的桂子,半张的花瓣,隐忍的芬芳。

这是心心念念的桂花,这是期待已久的梦境。

花开若只如初见,第一次见到桂花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骑车穿过街心花坛时,鼻子一吸一吸寻找起来。有什么花儿开了?如此甜美,如此悠远的气息。好奇地停下来,眼睛四处梭巡。在绿色枝叶间,我与星星点点的小花四目相对,脑子里灵光一闪,这是桂花!桂花开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桂花,闻到桂花。在绿色的枝叶间,点缀着灿若星辰的谷黄色小花。路人来去匆匆,根本不会注目。

匍匐在花间,一次次深呼吸,一次次打开肺腑,让桂子的芬芳游走,让血液、让肌肤里充盈那种纯粹和美好的气息。

捧着一束花回家,用清水滋养起来。静坐在桌前,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任桂子在鼻息里横冲直撞,任桂子的余韵在屋子里逶迤。任那股香甜的,清新的,淡雅的气息直达心灵。

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桂花,也不是字面上认识的桂花——它比我的想象要真实要有触感,它比文字里的桂花更悠长更绵密,它比别的花更贴近自然,更有人间烟火气。

你看,这些黄色的花骨朵一簇簇的,一团团的,微张着嘴欲语还羞,有一种邻家妹妹的娇俏,恰似小家碧玉的清丽脱俗。

你闻,一枝开花的桂子插瓶,再平凡普通的家居,立马被熏染得香甜宜人,家的温馨感瞬间升级。空气里暗香缭绕,饱满而滋润的韵味让人神清气爽。

听说,桂花蜜煮汤圆是绝配,桂花茶是女人养颜、滋补的圣品,桂花还是煲汤做羹的颜值教头。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不是在复制爱情,只是在“酝酿”蒸团子,闺蜜点名要吃“蒸团子、粉蒸肉”,明天她要“荣归故里”。

蒸团子主要在“蒸”,火候不到可能是夹生的,那就贻笑大方了。前几年,闺蜜回来,煲了个咬不动的骨头汤款待,被笑话了几年。反之,蒸过火候就塌方了,外形上对不起食客。而我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又给自己加了一个“难题”,蒸桂花团子,力求精益求精。

天气转凉,延缓了桂花绽放的速度。虽偶闻到桂花香气,然距离大批量绽放还需等待。借寻访桂花之名,来北湖游山玩水。

北湖之畔,粉黛乱子草的打卡地,有一大片桂花树,这是我的“私家”地盘。爬坡上行,隐隐闻到桂子香,四处梭巡无果,是我的嗅觉出错了吗?再走往走,终于被一株开花的桂树拦住了去路。

屏住呼吸,吸纳一口花香,深呼吸再吸一口,这是我与桂花的见面礼仪。手指在花瓣上扒拉,星辰一样的花骨朵飘飘坠坠,双手摊开迎接,这是来自桂花的馈赠,每年都有的仪式。

用新鲜的桂花“酿蜜”,每个团子里包入桂花馅,是迎接闺蜜的最高礼节。

也是完成一场与桂花的“尔侬我侬”,“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发布于 2025-09-29 15:28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九大传情珍宝,揭秘古代定情信物的魅力 下一篇:00后新潮流,热衷给古人“上坟”,不再追逐顶流,转追“古流”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