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值机付费选座”引发公众热议,专家解读行业新规背后的考量

“飞机值机付费选座”引发公众热议,专家解读行业新规背后的考量"/

我们来梳理一下围绕飞机值机“付费选座”的争议以及专家可能的回应。
"事件背景:"
近年来,随着航空公司成本压力增大以及商业模式的探索,“付费选座”成为越来越多航空公司推出的增值服务。乘客在值机时,除了基本的座位(通常是随机分配或按票价等级分配),如果希望获得更靠前、更中间、更安静、特定区域(如过道、窗口)或其他特殊座位(如高端座椅、带额外腿部空间),通常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主要争议点:"
1. "公平性问题:" 批评者认为,付费选座加剧了乘客之间的不平等。经济条件较好的乘客可以优先选择心仪座位,而经济条件有限的乘客只能接受随机分配或较差的座位,即使他们同样支付了相同的机票价格。这被认为违背了“同价同权”的民航服务基本原则。 2. "透明度问题:" 有些乘客反映,在值机过程中,付费选座的信息不够醒目,容易让人在不知情或无意中“被消费”。部分航空公司可能将付费选项与免费选项混排,或者默认勾选某些增值服务,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和潜在花费。 3. "必要性问题:" 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座位并非旅途中最重要的部分。航空公司将原本可能包含在票价中的座位选择权变为一项单独的收费项目,被质疑为“强制消费”或

相关内容:

IT之家 9 月 22 日消息,2025 年国庆中秋假期合并,10 月 1 日至 10 月 8 日放假八天,今年假期旅游热度高涨。据央视网报道,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购买机票后准备在线值机选座时,发现大量座位显示为“锁定”状态,可供免费选择的座位非常有限。

不少用户发现,自己乘坐的航班中,比较靠前的位置,以及靠窗和过道等更受欢迎的座位,大多已被锁定,无法直接选择。对此,航空公司客服回应称,这些座位属于“增值产品”或“增值服务”,需扣除积分才能解锁。通常越靠前的座位所需积分越高,具体规则以页面显示为准。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普遍推出预选座位类增值服务。国际航班多采用直接付费方式,而国内航班则常要求用户使用里程积分兑换。有用户反映,在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解锁一个座位需支付 1600 或 3100 积分,具体金额依座位前后等因素浮动。不过,航空公司普遍未对“锁座”的具体规则和比例作出清晰说明。

IT之家注意到,公开信息显示“付费选座”最早源于国外航空公司,尤其在低成本航空中较为常见。因其机票价格较低,航空公司会通过选座费、行李费等附加项目增加收入。约从 2015 年起,国内航空公司开始在国内航线尝试推出“付费选座”服务。早期飞机锁座更多是出于航空安全考虑,后来逐渐转变为一项增值业务。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出于航空安全或特殊群体需要锁定部分座位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为了多收费而将大量甚至绝大多数座位锁定,则可能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专家进一步指出,“付费选座”还可能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旅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可能违反《价格法》,变相让消费者在机票之外承担额外费用。尤其当一半以上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座位都被锁定的时候,这种机制明显有失公平。

专家建议,航空公司应明确锁定座位的比例和范围,“付费选座”的规则也应公开透明,免费与付费座位的设置应合理兼顾不同旅客的需求。

2016 年,北京市发改委曾因“自立收费项目”对中国联合航空的“选座收费”行为作出处罚,认定其违反《价格法》。但此后,各航空公司类似的“付费选座”业务却鲜见被处罚。

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民航管理规定,对这类行为及时研判。如确实存在违法违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应坚决责令整改,保障旅客获得更加公平、透明的民航消费体验。

发布于 2025-09-28 15:42
收藏
1
上一篇:机票消费新常态,花钱买机票,为何付费选座也成必要之举? 下一篇:东北风情飘至三亚,不只是购房热,东北土特产也成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