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吓人,味道却极鲜!这种“虫子”胆小者慎食,挑战味蕾极限!

模样吓人,味道却极鲜!这种“虫子”胆小者慎食,挑战味蕾极限!"/

你描述的这种“虫子”很可能指的是 "蚕蛹 (cán yǒng)"。
蚕蛹是家蚕结茧后,茧内的蛹期幼虫,是亚洲许多地区常见的美食。
"模样吓人:" 成熟的蚕蛹为了保护自己,身体会变得硬朗,颜色也可能变深(比如棕色或黑色),加上它们是“虫子”,对于第一次见到的人来说,确实可能有点“吓人”。 "味道却极鲜:" 蚕蛹富含蛋白质,口感通常被形容为香酥、肉质感强,味道非常鲜美,被很多人视为高蛋白的美味。 "胆小者慎食:" 这既是提醒,也带有一种戏谑。因为有些人确实对虫子有强烈的心理排斥,即使吃起来味道再好,光是看着也可能感到不适。
除了蚕蛹,有些 "蝗虫、蚂蚱" 等昆虫的干燥或油炸后也是食物,同样具有“外形可能让人不适,但味道鲜美”的特点,并且在一些文化中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总而言之,你说的这种“虫子”很可能是 "蚕蛹",是这道菜最大的特点就是 "“颜值”与“实力”的反差"!

相关内容:


都说广东人爱吃且敢吃,“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都能给它烹煮煎炸炖,实在不行就直接生吃。这种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吃得“生猛”是真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特色美食,没点胆量的真的不敢吃,他就是泥虫


01

沙虫?泥虫?别傻傻分不清楚了



泥虫,并非沙虫,因为两者具有相似性,所以许多人也常常把它俩混淆,实则却各有千秋。


泥虫形似蚯蚓,是一种生活在海边浅滩的小型星虫,身长不过几厘米,外表粗犷,呈黑褐色,尾部细长如火柴梗,伸缩自如,因而又有“土钉”“泥丁”之称。


它虽名为“虫”,实则是一种海鲜,多栖息于南方沿海的红树林滩涂泥中,尤以广东湛江、阳江、江门等地最为丰富。


与泥虫相比,沙虫的体形更长,而且带有粉红色的花纹,并且没有尾巴,所以并不难辨认。


泥虫和沙虫的区别。


别看泥虫外表不起眼,甚至还有点丑陋,但肉质却异常脆嫩,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海洋中的“冬虫夏草”


在《本草纲目》等古代药典中,泥虫被记载具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活血强身及补肾养颜等功效,对脾虚肾亏引起的夜尿频繁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当然,泥虫的品质也因地域而异,其中广东湛江至广西北部湾一带的红树林区域产出的泥虫最为上乘,口感爽脆,肉厚味鲜。


并且泥虫不像沙虫能被制成干制品,因为泥虫的体液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呈鲜味和呈甘味的游离氨基酸,占了很高比例,这是泥虫鲜味纯正的真正原因,而干制可能导致其味氨基酸流失味道不佳


02

这么重口味的虫子,到底有啥好吃?



泥虫虽然看起来圆滚鼓胀的,但其实可以食用的皮肉部分,体积比例并不算高。


它的肚子里面有内脏、淤泥和体液,在烹调前,要用针状工具,把泥虫翻过来,清理掉内脏和泥沙。


泥虫的烹饪方法多样,炒、炸、炖、煮皆可,但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泥虫粥


泥虫粥的做法也大有讲究。首先,在煲粥前,要把翻泥虫时流出的血,也就是红色的体液收集起来,用布网细细滤净备用。


等到粥底或汤底准备好,再把泥虫的血加入其中,当粥再次滚起,就放入泥虫,再滚起时即刻熄火即可。要注意的是,泥虫皮薄,一滚即熟,再煮口感就会变韧,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烹饪的时间。


如果泥虫的量不够,粥底里可适当加一点瘦肉丝,增加厚味,最后撒上葱花,一碗鲜味自然、纯正的泥虫粥便大功告成。


在广东,诸如江门、阳江、湛江等地均有制作泥虫粥的传统,其中湛江市廉江市高桥镇所制的泥丁粥尤为出色。该地的泥虫体态粗壮,肉质韧性十足,制作出的粥品品质上乘,备受推崇。


新鲜出品的泥虫粥。图源:广州食评家劳毅波



几乎每个周末,廉江市周边的饕客都会来到高桥这个粤桂交界的小镇,只为了尝一尝这种形状奇特却又鲜美无比的食物。


在高桥镇,只要出名一点的食肆都会备有泥虫。简陋一些的,用的是市场里买来,早已由小贩翻好的;真正走心的,会有专人守着一盘盘还在沥水的泥虫,边翻边做,边上边吃,讲究的就是一个新鲜。


除了泥虫粥外,江门台山出品的泥虫汤圆也是非常有名的美食。泥虫汤圆是在台山地道小吃咸汤圆的基础上加入了泥虫、虾、蟹、鱼等食材,来提升汤圆鲜美度的一种吃法。


福建地区的土笋冻也是泥虫的知名吃法。


将鲜活的泥虫放入清水中浸泡,待其吐净泥浆后,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接着洗去残余的杂质,再放入锅中加清水猛火煮片刻,最后连同泥虫和汤汁,舀起倒入碗中,冷却成型即可。


土笋冻



泥虫富含胶原蛋白,经过如此这般的捣鼓,胶原蛋白分解为明胶,在25°C时凝固,就成了土笋冻了。


泥虫虽其貌不扬,却以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食客们的喜爱,是值得一试的美食佳肴。

发布于 2025-09-28 08:13
收藏
1
上一篇:粤韵粥香,到广东必尝的16款地道粥品,唤醒你的味蕾之旅 下一篇:手把手教你煮出美味,沙虫——老少皆宜的营养滋补食疗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