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宋盛世,漫步清明上河园,再现繁华画卷

梦回大宋盛世,漫步清明上河园,再现繁华画卷"/

梦回大宋繁华——清明上河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主题,也是郑州清明上河园的核心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一场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宋代风貌的文化盛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感受“梦回大宋繁华——清明上河园”:
1. "名字的寓意与核心体验:" "“梦回大宋”": 直接点明了景区的历史背景——北宋时期,特别是以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它旨在让游客仿佛穿越回那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 "“繁华”": 突出了景区展现的核心——北宋都城汴京(今郑州)的市井生活、商业繁荣景象。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宋代建筑、民俗表演、特色小吃,力求还原一个热闹、生机勃勃的都市画卷。
2. "以《清明上河图》为魂:" 景区巧妙地运用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元素,将画中的街市、建筑、人物活动等立体化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无论是宏伟的城门楼、临河的商铺,还是穿梭其间的人流车马,都能在画中找到影子,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
3. "沉浸式体验的设计:"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北宋画家张择端妙笔一挥,全景式地将京城汴京的盛世繁华绘成了一幅艺术长卷。如今,当年繁华的汴京鲜活地从画卷走入现实,“汴京富丽天下无,繁华自昔雄三都”的盛况再现,这便是位于开封龙亭湖畔的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

莫非是穿越了千年时光,梦回大宋繁华?抑或穿梭了时空隧道,再现汴京昔日荣光?走进清明上河园,宋风宋韵扑面而来,置身其间,给人一种时空穿梭、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自己就是900年前闲逛汴京的游客,迷恋于勾栏瓦舍,游走于茶楼酒肆,徜徉于繁华街市,那颗游荡漂泊的心,迷失在锦绣王朝的画卷中。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一幅展示古代社会民俗生活的珍贵长卷。北宋汴京的大千繁华、万象民生,无所不包地被张择端纳入画卷之中。高耸的虹桥上是川流不息的人流,桥下是微波荡漾的汴河,清明上河园恰如一幅绚丽的古画长卷徐徐打开。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形形色色的三教九流来来往往。勾栏瓦舍、茶楼酒肆、舟车牲畜、塔庭寺院,应有尽有;贩夫走卒、公差衙役、卦命杂耍各色人等好不热闹,各尽其妙。两旁店铺旗帜招幌,有武大郎沿街吆喝的炊饼摊,有临街的茶馆,更有大户小姐抛绣球的绣楼。身着宋装的红男绿女,叫卖着杂货小吃,似一幅现实活动版的《清明上河图》。

桥下画舫轻荡、古舟云集、往来不绝。一条条撑起桅杆的帆船游弋于盈盈汴河中,远处碧波荡漾、帆船点点,漕运船衔尾相随,鱼贯而行。遥想北宋当年,汴京是何等的繁华,车舟云集、漕运繁忙、百业鼎盛、文化绚丽。沿着宋街一路徐徐走去,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大型古装情景演出,“包公断案”“杨志卖刀”“燕青打擂”“岳飞枪挑小梁王”……那一个个以宋代小说故事或历史事件为原型的情景演出,让人一下子沉浸在千年古都的历史情境之中。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清明上河园流光溢彩,在如梦如幻的景龙湖上,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华美上演。8首经典宋词和一幅传世古画串联起来的唯美画面,让人置身于如梦如幻的宋词意境中。荡气回肠的宋词歌赋,沉雄悲壮的历史风云,别出机杼的大宋场景,在醉人的光影和动人的乐声中被演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当初,张择端从汴京清明坊一直画到虹桥一段,将画命名为《清明上河图》,“清明”寓意“政治清明”,然他将这幅曲谏之图呈献给宋徽宗时,皇帝只关注画卷本身的艺术价值,忽略了画外之音。《清明上河图》画成不久,金人攻入汴京,将繁华的汴京劫掠一空,焚城大火毁灭了开封的绝世繁华,勤于书画荒于政务的宋徽宗,连同其子宋钦宗,成了亡国之君,被掳北去“坐井观天”。

历史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古往今来,无数的繁荣与衰败交替上演,在清明上河园,不只看到“上河”的繁华,更应领悟“清明”的寓意。(文图:米广弘,文化学者)

发布于 2025-09-28 07:13
收藏
1
上一篇:踏青赏游,探寻古韵——清明上河园一日游记 下一篇: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让千年画卷中的传统文化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