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重庆东站崛起,打造全国性高铁枢纽,连接南北贯通东西

2030年重庆东站崛起,打造全国性高铁枢纽,连接南北贯通东西"/

是的,重庆东站确实承载着这样的宏伟目标。官方和各方规划都指向了这一愿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重庆东站和这一目标的背景信息:
1. "地理位置优势":重庆东站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东部,地处重庆“一城两翼”发展格局中的东部翼,具有连接重庆主城与东部新区、万盛区等区域的地理优势。 2. "国家战略支点":建设重庆东站是落实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重庆市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战略的重要举措。 3. "高铁网络核心": "渝昆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与云南、广西乃至东盟连接的重要通道。 "郑万高铁":连接郑州与万盛(重庆东站),是中部地区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快速客运通道。 "渝湘高铁":连接重庆与湖南,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湘黔渝进藏出海口的重要通道。 "渝蓉城际":连接重庆与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的重要联系通道。 "渝涪城际"等:完善区域内的城际铁路网络。 4. "“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含义": "连接南北":依托渝昆高铁、郑万高铁等,可以更好地连接

相关内容:


2025年6月27日,随着首趟高铁列车从站台缓缓驶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建高铁枢纽站——重庆东站正式投用。这座承载着“四网融合”使命的交通枢纽,不仅填补了重庆东部片区高等级铁路枢纽的空白,更以全新姿态重塑着西南地区的交通版图,成为重庆构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关键一环。


从当前运营线路来看,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是重庆东站的“主动脉”。这条正线全长2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串联起重庆东、巴南、南川北、水江西、武隆南、彭水西、黔江7座车站,将渝东南片区纳入重庆“1小时交通圈”。其中,重庆东到武隆仅需34分钟,票价80元;到彭水41分钟,票价99元;到黔江66分钟,票价141元,昔日的山区通勤难题,如今因高铁通行迎刃而解。借助渝厦高铁的互联互通优势,旅客从重庆东站出发,还能直达成都东、长沙南、西安北、南昌西、汕头、南宁东等重要城市,实现“一站通全国”的便捷出行。

在城市交通接驳方面,重庆东站已形成“立体换乘”网络。轨道交通6号线东站段率先开通,线路起于重庆东站,止于刘家坪站,全长约6.9公里,设重庆东站、长生桥站、刘家坪站等4座车站,初期运营时间为7:30至21:30,高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10分钟,平峰及双休日12分钟,有效衔接城市核心区。此外,配套的重庆东站汽车站已同步运营,开通至合川、綦江、万盛、岳池等地的班线;机场快车D620线也已上线,全程44公里、票价15元,串联起重庆东站、轨道邱家湾站、江北机场T2/T3航站楼及绿梦广场站,实现高铁、地铁、长途汽车、机场快线的无缝换乘。

展望未来,重庆东站的交通辐射力还将持续升级。按照规划,渝万高铁建成后,将打通重庆东站至万州的快速通道;2027年渝万高铁、渝厦高铁重庆站至重庆东站段开通后,从重庆东站始发的列车可直达武汉、郑州、北京、上海等华北、华东、华中核心城市;2030年后,随着渝西高铁、九龙坡至重庆东站枢纽联络线、长赣高铁、宜涪高铁、黔江至吉首高铁的陆续建成,重庆东站的可达范围将进一步延伸至贵阳、昆明、广州、厦门等西南、华南、东南城市,真正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全国性高铁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方面,24号线、27号线及规划中的8号线也将接入重庆东站,进一步织密换乘网络,提升枢纽便捷度。

与重庆北站、重庆西站相比,重庆东站的差异化优势尤为明显。在站场规模上,重庆东站为3场15台29线,重庆北站为3个车场14台29线,重庆西站为3场15台31线,三者规模相近,但功能定位各有侧重。线路连接上,重庆东站未来将整合渝厦、渝万、成渝、渝贵、渝昆等多条高铁线路,覆盖范围更广;重庆北站主要聚焦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等线路,侧重连接华东、华中方向;重庆西站则以渝贵铁路、成渝高速铁路为核心,重点服务西南方向。而在枢纽融合度上,重庆东站作为“四网融合”示范枢纽,已开通1条轨道交通,未来还将新增3条,换乘便捷度领先;重庆北站、重庆西站虽有轨道交通接驳,但线路丰富度和“零换乘”体验暂不及重庆东站。

重庆东站的开通,不仅是重庆交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动力源”。未来,随着更多线路的接入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这座交通枢纽将持续释放红利,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员往来、产业协同注入更强活力。

发布于 2025-09-28 01:12
收藏
1
上一篇:网友实拍重庆北站候车厅,春运众生相映照城市窗口 下一篇:问政回音,重庆北站网约车候车点秩序现状及遮阳设施问题,官方回应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