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可可托海,探寻“红色家底”,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足迹

「新疆是个好地方」可可托海,探寻“红色家底”,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足迹"/

“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句话不仅是对新疆壮丽风景和丰富资源的赞叹,更是对其深厚历史底蕴和红色精神的肯定。可可托海,这座位于新疆富蕴县的小镇,就是“红色家底”的生动体现,也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
"可可托海的“红色家底”:"
可可托海见证了中国工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其“红色家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〇”矿:" 1937年,可可托海设立“一三〇”矿,这是新疆最早的大型机械化矿山之一。一代代矿工在这里克服了极端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可可托海“红色家底”的基石。 "中苏合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专家曾参与“一三〇”矿的建设,中苏两国工人并肩作战,共同打造了这座现代化的矿山。这段历史展现了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精神,也是可可托海“红色家底”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可可托海经历了转型和发展,从单一的矿业城市向多元化经济转型。但可可托海人始终传承着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续写着“红色家底”的新篇章。
"可可托海的“红色基因”:"
可可托海的“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方

到过可可托海的人,除了会沉醉于额尔齐斯大峡谷里的奇峰秀水、可可苏里湖的旖旎风光外,对那里印象至深的,还是三号矿脉、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阿依果孜矿洞、伊雷木湖水电站等承载着可可托海红色记忆的特殊景点。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N次,只要站在三号矿脉边沿向下俯视,心里就会有种难言的震颤。因为你会不断提醒自己:这个大坑不是陨石撞地球的瞬间产物,而是人用马拉肩扛和笨重的挖土机生生刨出来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采掘,三号矿脉由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了现在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世纪大坑”。

它为国分忧的辉煌历史沉埋多年后才公之于众。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来自三号矿脉。可以说我国的核工业和航天梦,以及尖端科技“大国利器”的诞生背后,都有三号矿脉默默的承载和托举。它是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见证了共和国建设者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过往。

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里,“额尔齐斯石”、绿柱石、海蓝宝石、锂辉石、紫水晶、芙蓉石、石榴石等矿石宝藏让人大开眼界,而这里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诉说的人物和故事,是可可托海另一笔无声的精神财富。

原可可托海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安桂槐在可可托海家喻户晓,在可可托海镇几乎每个人都会讲出一两个有关他的故事。陈列馆对他的事迹也做了充分和详尽的展陈。1958年至1964年,他带领全矿干部工人勒紧裤腰带,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看着那些又笨又重的老皮箱、抵御极寒天气的旧棉衣,以及锈迹斑斑的宝石锤、测绘仪、起爆器等矿山老物件,总会让人遥想当年的可可托海人“战天斗地”时的场景。英模墙上,一幅幅老照片讲述着许许多多无名却伟大的普通人的故事。

走进阿依果孜矿洞,气温陡然下降,即使在最炎热的三伏天里,也要穿棉大衣、羽绒服才能在洞里长时间走动。而当年的矿工们有时是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每天躬着身子在这里辛苦劳作一整天。如今,他们艰辛劳作的场面被塑成几组雕塑放在洞内,供参观者追忆。

隐藏地下136米深的可可托海水电站,需要乘坐电梯才能到达。这一世界水电建设项目史上的奇迹,是几代可可托海人硬从大山里“挖”出来的。当年水电站通行的隧道,长1.8公里,穿山而过,宛如时光隧道。那个年代机械匮乏,当年的建设者们打钻、挖土、搬运全靠人力,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花岗岩山体上筑起了一座坝,打通了一个洞,挖空了一座山。

水电站水轮机房最里面的墙上,至今留有一行“热烈祝贺今日发电一九六七年二月五日十七点整普通一兵贺电”的字迹,这是一位参与电站建设并见证电站发电的普通职工在54年前留下的,让人仿佛回到了当年那激动人心、欢腾雀跃的时刻。今天,伴随着水电站半个多世纪的平稳运行,依然有80后、90后选择在这里工作。

在可可托海镇漫步,一不留神就会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老厂房、老木桥相遇。生活在这里的老矿工和他们的后代们,也总呈现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这里待得越久,看得越多,你就越会感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涵盖了可可托海的过去,也激励和延续着它的未来。

本文来自【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发布于 2025-09-27 15:28
收藏
1
上一篇:在可可托海的冬日雪域畅滑之旅,攻略详备,即刻启程! 下一篇:【名人说富蕴】李亚鹏深情告白,我的阿勒泰,可可托海,永恒的家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