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九转大肠,探寻这道美食背后的传奇来历

火遍全网的九转大肠,探寻这道美食背后的传奇来历"/

“九转大肠”这道菜确实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许多人心中山东菜乃至鲁菜的代表。它的来历相当有趣,融合了历史传说和民间智慧,而且“九转”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以下是关于九转大肠来历的主要说法和解读:
1. "起源地与创始人传说:" "济南府:" 九转大肠普遍被认为起源于山东省济南市。济南是鲁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擅长烹饪猪杂。 "张景和:"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道菜由济南一家饭庄(有说是“福来馆”,也有说是“会仙楼”或其他)的厨师张景和(或张景和的师傅)所创。据说,张景和的夫人得了重病,需要吃一些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张厨师发挥自己的烹饪技艺,将猪大肠处理得干干净净,经过焯、炸、烧、煨等多道工序,并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调味料,最终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佳、软糯而不腻、味道丰富的菜式,治愈了夫人。为了表达这道菜制作复杂、味道多变,如同经历“九次转变”一般,便取名为“九转大肠”。
2. "“九转”的含义:" "烹饪工序的复杂:" “九”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极致或多次。这里的

相关内容:

九转大肠是山东文化中的传统名菜,属于八大菜系的鲁菜系。九转大肠的色泽红润,而且大肠软嫩。可谓是色香味俱全。虽然肥,但是却久食不厌。

九转大肠

这大肠为何叫九转大肠呢?这个“九”又出自哪里呢?

“九转大肠”出于清光绪初年,由济南“九华楼”酒店首创,九华楼是济南富商杜氏和邰氏所开。杜氏是一巨商,在济南设有9家店铺,酒店是其中之一。这位掌柜对“九”字有着特殊的爱好,什么都要取个九数,因此他所开的店铺字号都冠以“九”字。

道家善炼丹,有“九转仙丹”之名,吃此美肴,如服“九转”,可与仙丹媲美。从此,“九转大肠”之名声誉日盛,流传至今。


大肠

食材明细

主料

熟猪大肠500克

辅料

生抽酱油1大勺,老抽酱油1茶勺,醋1大勺,绍酒1大勺,清汤适量,糖2大勺,鸡精适量,胡椒粉1/2茶勺,葱末1大勺,肉桂粉1/2茶勺,砂仁粉少许,花椒油适量,盐1茶勺,植物油适量,香菜末适量,蒜末适量,姜末适量

制作过程:

首先是选料,大肠,选用的是猪的大肠的前端,这部分也叫肥肠或者肠头,这段大肠的特点是肉质比较肥厚,但是里面的油脂很少,除了皮就是瘦肉。猪大肠的前期加工,只要将油脂全部去掉,味道可是非常得香。

1.生大肠的基本操作:先用盐和醋反复搓洗,里外都要洗,最后用水冲干净,接着焯水,焯完水接着洗,洗完后,加葱姜、料酒上锅蒸,必须蒸至八成熟以上,然后才可以加工。

2. 蒸完的大肠,要再次入锅进行焯水

3.挂色:开火,将处理好的猪大肠倒入锅中,然后加入事先熬制好的糖色,火候必须是中火,均匀翻炒,几分钟后,待糖色全部挂上,即可出锅装盘备用。上完色的大肠,颜色非常红亮,另外因为糖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去掉大肠中的异味。

4.上完色的大肠,开始进行正式烹饪。首先是鲁菜的传统方法,葱姜蒜炝锅,不同于其他菜系不放葱末的做法。大肠放进去,开始煸炒,接着淋入适量的醋、料酒、酱油和白糖,然后加入高汤,高汤不要太多,然后放蚝油,蚝油一般的用法,不能直接炝锅,最好是添加在汤汁中

5.然后是将大肠在锅中慢慢煨制,慢火入味。然后重点来了,上面说到,这道菜“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必须要兼顾五味,这里还缺辣味和苦味,辣味用到胡椒粉,苦味用到砂仁粉和肉桂粉,待汤汁快收干的时候,放入这三种香料粉,最后在淋入少许花椒油。

九转大肠

发布于 2025-09-27 12:42
收藏
1
上一篇:养生迷局,采耳还是采花?揭秘披着养生外衣的擦边“别有洞天”现象 下一篇:九转大肠爆红网络!揭秘广东人钟爱的动物内脏美食,正宗吃法大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