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报道黑龙江省海林横道河子镇,获得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议论,“横道河子”这名字真的是和这个文化奖项不太搭,而且纵观整个黑龙江甚至整个东北的地名,都有着那么一丝丝随意。



其实类似的搞笑地名全国各地都有不少,黑龙江的地名虽然都有着一定的随意性,但在乐过之后你要知道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今天小编就跟你唠唠这些搞笑中透露着一丝严肃的黑龙江地名。

在黑龙江,土味地名的密集度,简直和大豆高粱一样,漫山遍野,充满喜感。同时,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绝对是朗朗上口,过目难忘。
让小编脑补出赵本山的猪腰子脸










如果你说上面都是一些小地方,名字自然也随意了一些,但黑龙江众多城市和县城的名字也都有着不严肃的一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三禽戏水”说起。
说起“三禽戏水”即便是黑龙江人也会一愣,但说出四大煤城,大家就会会心一笑——双鸭山、鹤岗、鸡西、七台河。
说到鸡西就要带一嘴鸡东,为什么要分西东,只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一座名为鸡冠山的山,而这两处分别在山的西面和东面,所以得名。
而双鸭山更是无辜了几分,据说,最早因一座卧鸭子山得名,但是后来山被炸了……
然后,后来就又有了传说理论,比方说一对儿神鸭夫妇来此定居等等……
所以我们现在基本搞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山还是因为鸭。
鸭子也是。

鹤岗明显比前两个城市仙气一些,但在鹤岗老人的方言里,鹤岗就是嚎岗,立马接地气了有木有。不信,去查查那个著名的顺口溜:“哈齐牡佳大,鸡鸭一起嚎”!
这里面唯一一个“正经严肃”的就只有七台河了,七台河的名字源自朝鲜语,在七台河建市之前,聚居在(现)勃利县杏树乡的朝鲜族居民,称呼这里为齐得和(音译),后来七台河市按音译延续了这个名字。

此外, 黑龙江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意和显摆之情,也展现在了起名字上,依山傍水的城市群自然要以这些山水为名啦。

先说以牡丹江、伊春为首的以水命名的地方——
牡丹江:满语“忽汗”、“虎尔哈”的音变,意思是“弯曲”。
伊春:以伊春河得名,蒙古语“依逊”,意为一年伊始,春天来临之意。
阿城:得名于境内的阿什河,阿什河在满语里是“金子”的意思。
呼兰:也是因河而得名, 满语是“烟筒”之意。
穆棱: 满语为“马”的意思。也是因河得名。
富裕:有富裕尔河流经县境。
绥芬河:见名知意,满语为“锥子”之意。
汤原: 因为汤旺河流域千里平原,故称汤原。
再说说以山命名的地方——
密山:起名于境内蜜蜂山。
克山县: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俗称克尔克图山,县名简称为克山。
萝北县:以县城于境内托萝山(今名山)以北,故名“萝北 ”。
铁力市:在境南有一山丘,称“铁山”,以其地辽代属“铁骊部”,遂名“铁骊”,后更改为“铁力”。

其实,黑龙江的地名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大部分与满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文化挂钩。除了上面那些有一定文化含义的,甚至一些地名就是单单靠音译沿用至今的。
比如哈尔滨市由女真语“阿勒锦”的译转,齐齐哈尔市由达斡尔语“奇察哈里”(音译)的译转,而其他没有历史渊源的地方,除了像上文那样“佛系起名”外,就要靠“蹭热度”了……

这里小编就要科普一波了,就拿大家都傻傻搞不清楚的“肇家三连”肇州、肇源、肇东来科普一波。
肇州起源于金代,金建国后,认为此地为“祖宗肇兴”之地,因此称之为肇州,而当时的肇州的面积很大,包括现在肇州、肇源、肇东及其周边的大片土地。
后来要打造肇州城,动工之时挖出一块写有“源”的石头,又因为这里是肇州之源,所以就把此地称为肇源。
而之后的肇东就是“蹭热度”的,因为在肇源东面,所以就叫肇东了……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黑龙江人比较实诚,看似名称起得简单粗暴,但背后却有着尊重历史的情绪。这些地名往往与这座城市的内涵,风土人情等息息相关。
如果你对黑龙江人起名的艺术心生向往那么就请他们给你的娃儿起个名吧保证有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