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主要工会发起大罢工,反对政府砍预算,要求改善公共服务。
去年,法国财政赤字接近欧盟3%上限的两倍,为应对公共债务压力,时任总理贝鲁提出440亿欧元削减计划,涉及养老金改革、公共服务压缩等一系列措施。

贝鲁的财政方案未能获得足够支持,最终9月初辞职下台。继任总理勒科尔尼上台后,虽然对前任政策持“愿意妥协”的态度,但并未明确表态是否彻底废除紧缩计划。这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
9月18日,全国工会联合发起罢工,估计有8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财政紧缩政策。罢工席卷多个城市,波及教育、医疗、交通等关键行业,成为法国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动员。
巴黎多条地铁线路基本停运,仅在早晚高峰时段维持有限服务。铁路也受到严重干扰,尤其是区域列车,大量车次停开。

教育领域同样受到波及,法国教育工会联合会表示,约三分之一的小学教师参与罢工,导致大量学校停课。
法国药剂师工会(Uspo)调查显示,全国98%的药房在当日关闭。抗议者还封锁了东南部土伦市附近的高速公路,造成交通拥堵。一些青少年甚至封堵高中校门,加入到这场抗议行动中。
政府的立场并不难理解。长期高赤字、高债务,确实对法国财政稳定构成风险。贝鲁提出的紧缩措施,原意是防范公共债务进一步膨胀。
支出减少、预算平衡,是传统的财政纪律逻辑。但问题在于,紧缩政策的落点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影响的是中下层民众的基本生活。

例如,养老金领取年龄延迟,意味着普通劳动者需要更长时间工作才能退休;削减教育和医疗预算,又使得弱势群体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受限。
抗议者的核心诉求,并非反对改革本身,而是质疑改革的“分配方式”。他们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富人税、加强财富调节来缓解财政压力,而不是牺牲公共服务。
总理勒科尔尼在9月初临危受命,由于政府在国会中并未获得多数,他在推动2026年财政预算案时,必须依赖其他政党的支持。

在推进财政政策时,他既要安抚激烈的社会反对声音,又要稳住议会多数,任何一个方向的失衡都可能导致政治风险加剧。
目前,勒科尔尼尚未明确表示是否将延续贝鲁的紧缩计划。他公开表示“愿意妥协”,但这句模糊的表态,并未打消工会与抗议者的疑虑。法国总工会主席比内表态称:“只要没有充分回应,我们就继续动员抗争。预算会在街头决定。”
面对可能的暴力冲突,内政部长勒泰耶当天早上表示,已部署约8万名警察和宪兵,并动用防暴部队、无人机和装甲车予以应对。他还透露,预计有8000名激进分子可能试图制造混乱,警方已清除部分路障,防止事态扩大。

一系列安保措施,反映出政府对抗议规模和强度的高度警惕。虽然大多数抗议者保持和平,但个别地区的对峙仍在升级。
财政到底该如何安排?政府要不要削减赤字?
如果削减开支,社会福利可能下降;如果不削减,债务继续积累,影响国家信用。法国现在的财政难题,其实也是很多国家转型时都会碰到的事。
在经济压力与社会公平之间,政府如何寻找平衡点,是法国政坛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问题。
勒科尔尼的“妥协”能否换来社会的“理解”,仍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公共政策若失去民意基础,再完美的财政数字也难以支撑一个稳定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