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39年传承之光,浙江大学这一传统活动意义非凡

挺膺担当,39年传承之光,浙江大学这一传统活动意义非凡"/

“挺膺担当”是浙江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一代代浙大人奋发有为的座右铭。浙江大学自1897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挺膺担当”精神作为浙江大学39年的优良传统,更是在一代代浙大人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其意义非凡。"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挺膺担当”这个传统的亮眼之处和非凡意义:
"一、历史传承,薪火相传:"
"源远流长:" 虽然“挺膺担当”作为明确的提法可能只有39年历史,但其精神内涵早已融入浙大百年历史的文化基因中。从创建之初就致力于“教育救国”,到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办学,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建设服务,浙大人始终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榜样力量:" 浙江大学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挺膺担当”的精神。例如,在抗击疫情中,浙大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在科研领域,浙大科学家勇攀高峰;在社会服务中,浙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这些榜样激励着后来的浙大人不断前行。
"二、时代精神,引领未来:"
"契合时代:" “挺膺担当”精神与新时代的要求高度契合。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

相关内容:

9月4日晚,浙江大学求是园内星光点点,6589名本科新生身着迷彩服迅速集结,开启了意义非凡的军训行军综合演练。

在这支队伍中,3254名浙江本地学子与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的3335名外省同学并肩而立,用铿锵的脚步在夜色中踏出青春的节拍。

这场"星光缀迷彩"的壮阔场景,不仅是一次军事技能的训练,更是顶尖高校人才培养中精神锻造的生动实践。

浙江大学2025届本科新生军训以夜间行军综合演练为核心亮点,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与丰富的内涵。当晚,随着"稍息!立正!"的干脆指令,同学们在东田径场和艺博馆南门迅速列队完毕,整理行装、清点人数,等待出发指令。

"出发!"一声令下,6000余名新生挺胸阔步,在星光与灯火的映照下开始征程。行军途中,战歌阵阵,军号声声,各营设置的补给点和鼓动点不断为同学们送上温暖鼓励。

军事技能演练环节中,"尖刀班" 勇毅前行,在浓烟与障碍中展现出顽强意志;而在林启像前溯校史、马兰园中悟担当的环节,则让同学们在指导员的讲解中赓续求是血脉,砥砺报国之志。

子夜时分,行军拉练缓缓进入尾声,这场磨练体力与意志的徒步征程,让五湖四海的学子们用呐喊点燃青春活力,用汗水书写拼搏担当。​

浙江大学的军训活动与清华大学的野营拉练虽形式各异,却蕴含着殊途同归的教育智慧。清华大学自 1985 年起坚持的 20 公里夜间拉练传统,至今已延续 39 年,2024 级新生在凌晨 0 点出发,全程有车辆巡航保障、尖刀班开路,途中设置休息区和物资补给,甚至出现同学走完 20 公里后再加练 4 公里,或边走边讨论数学题、练口语的场景。

两校的做法在三个维度上实现了深度融合:在体能极限与意志突破的融合上,浙大的夜间行军与清华的 20 公里拉练都超越了普通军训强度,通过生理极限挑战激发心理潜能。

在团队协作与集体认同的融合上,浙大的 "鼓动点" 机制与清华的院系物资慰问都强化了集体归属感,尤其对浙大这样跨省生源均衡(3254:3335)的群体而言,这种集体活动有效促进了地域融合。

在历史传承与价值塑造的融合上,浙大的校史教育环节与清华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的理念传承,都将军事训练升华为精神洗礼。​

这种将体能训练与精神培育相结合的军训模式,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推广。教育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明确指出,军训应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炼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实践已证明其可行性,该院 2024 级 2156 名新生完成 18 公里往返拉练,在许杏虎烈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途中模拟 "穿越封锁线" 等实战演练,村民还送来大麦粥慰问,实现了军政训练与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

天津科技大学的军训总结也显示,这种模式能有效培养纪律意识、适应能力和领导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借鉴并非简单复制。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设计 "基础版 + 进阶版" 方案:基础版可保障安全与纪律训练,如规范队列训练、紧急集合等必修内容;进阶版则可结合校情特色,像工科院校增设野外工程实践,师范院校强化红色教育路线。

关键在于把握 "挑战适度" 原则,既不能因噎废食取消高强度训练,也需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加码,做好医疗保障与个性化调整。​

从浙大的 "铿锵脚步" 到清华的 "三十九年传统",这些顶尖高校的探索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军训不是形式主义的走过场,而是将个体成长融入时代使命的精神仪式。

当浙江学子与外省同学在行军中相互扶持,当清华新生在 20 公里拉练中讨论学术问题,他们都在实践中领悟着 "挺膺担当" 的深刻内涵。

对于其他高校而言,借鉴这种模式不仅能落实教育部的育人要求,更能为青年学子铺就一条 "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成长" 的人生之路,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发布于 2025-09-24 09:28
收藏
1
上一篇:超实用校历指南!浙大“全攻略”助你轻松掌握学习生活节奏 下一篇:震撼!浙大学子集结完毕,盛大检阅仪式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