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之旅,漫步思南,探寻贵州独特风味
这是一篇关于思南路上的贵州味道的文章,希望能满足你的要求:
"寻味丨思南路上的贵州味道"
贵阳,这座以“中国避暑之都”闻名的城市,不仅有满城苍翠的绿意和凉爽宜人的气候,更隐藏着一条充满故事与风情的街道——思南路。漫步其间,中西合璧的建筑静静诉说着历史,而那些潜藏在街角巷尾、弥漫在空气中的贵州味道,则是一场更为地道和鲜活的寻味之旅。
思南路,曾是法国天主教会在贵阳的传教中心所在地,留下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如今,这里已是贵阳的文化名片,咖啡馆、书店、文创店、特色小店与老宅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现代与复古交织的画卷。在这片看似与“山珍风味”有些距离的天地里,贵州的味道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渗透。
"寻味的第一站:街角的“酸爽”诱惑"
初到思南路,最先可能被吸引的,并非那些装潢考究的西餐厅,而是路边不起眼的小吃摊或餐馆。空气中开始弥漫一股独特的“酸香”,那是贵州菜肴的灵魂——酸汤。或许是一家小小的酸汤鱼馆,玻璃窗后,师傅正 deftly 地将滚烫的酸汤倒入鱼盆,辣椒、花椒、姜蒜在热油中滋滋作响,浓郁的香气瞬间引爆味蕾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在梧桐掩映的思南路上,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贵州密码——这条路曾以法国音乐家马斯南命名,却在1946年因贵州思南县更名。如今,一家烟火气十足的贵州小馆正用酸汤与辣椒,续写着这段双城故事。
凉拌折耳根是这里的"味觉试金石"——鱼腥草裹着糊辣椒与木姜子油,脆生生的口感携着山野气息横冲直撞。而炸豆腐圆子则是公认的"安全牌":用贵州酸汤豆腐揉成的丸子,经过高温油炸后变成一颗颗金色的球,咬开蓬松的脆壳,内里如云朵般绵软,蘸上折耳根、酸萝卜与煳辣椒调制的蘸水,酸辣咸鲜在舌尖炸开。
跟着美味去旅行,更多美食美景,尽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日晚 22:30《寻味》。
编辑: 康万郡
责编: 康万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