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甲骨文字形

名 金文字形
说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武并切。
夜晚彼此不看見,所以自己称呼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要喊自己的名字呢?
张舜微,许君云自命者,谓自呼其名也。古者严男女之防,《礼记·内则》所云:夜行以烛,无烛则止。盖所以间内外者为至密,故禁冥行。冥行则必自呼其名,使人知之,所以厚别远嫌也。此篆说解,足补古代礼制之遗,最为可据。
《礼记·郊特牲》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意思是通过联姻与血缘关系远的异姓贵族建立姻亲关系,严禁同宗通婚,以免紊乱纲常。附远,联姻远亲,厚别,厚结异姓。张氏说的厚别远嫌,是指为了厚结异姓,远避近亲通婚的嫌疑,所以要喊自己的名字,亮明身份。
名,自命,喊自己的名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

摄影 骆善新
见仁见智,名还有别的释读。
林义光,名非为夕而设,☽即口之变,象物形。口对物称名之象。
唐挂馨,此字当从人,从口。☽乃人字,说文误认为夕者多矣。凡物不能自名均由人命之,故名出于人口。
李孝定,戴侗曰,周官,中夏教茇舍(bá shè 言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辨号名之用,以辨军之夜事。莫夜则旌旗徽识不可辨,故必谨其号名以相壹。名之文所以从夕也。按此即今军中莫夜所用之口令。戴氏引此以说从夕之义可与许说相发明。
戴家样,D非窗,更非口,乃器物之统谓,概括地表示一切事物。月光照物则明,名初意当为明。释名释言语,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周礼大同马,辨号名之用。注,号名者徽识所以相别也。明辨事物则名之,事物不明则难以称名,后世便衍化为事物名称的意思。
以名指物,关乎哲学认识论。

摄影 斯培光
名字在中国哲学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但是它是一个光杆司令,许慎未录以名构形的字。大徐本里收录铭、洺、茗、酩诸字,都是徐铉的新附字。除了铭字有金文字形,其他都是小篆字形,认读近于今字。

銘 铭 金文字形
铭,徐铉,记也。从金名声。莫经切。
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段玉裁名下注,解说名与铭两字的关系。祭统曰: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此许所本也。
段注讲了两种情况,一是,周礼小祝故书作铭,今书或作名。士丧礼古文作铭,今文皆为名。按死者之铭,以缁(黑布)长半幅,緽(红布)末长终幅,广三寸,书名于末曰:某氏某之柩。此正所谓自名。字写在布上,铭即名,某氏某自名。
二是,其作器刻铭,亦谓称扬其先祖之德,着己名于下,皆只云名已足,不必加金旁。故许君于金部不录铭字,从周宫今书、礼今文也。许意凡经传铭字皆当作名矣。郑君注经乃释铭为刻。刘熙乃云:铭,名也。记名其功也。吕忱乃云:铭,题勒也。不用许说。这是在器物上雕刻,许慎不录铭字,他认为只云名已足,后来加金旁,刻刀为金属,或者是雕刻在青铜器上,显然是为了明确雕刻之意。

摄影 金志宇
洺,徐铉,水名。从水名声。武幷切。
即今河北省南部之洺河。源出武安县西太行山。东经监洺关北。自此以下。河道屡改。今则东流经永年县北折。汇入滏阳河。
茗,徐铉,荼芽也。从艸名声。莫迥切。
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名从夕,为莫夜,故有晚义。后泛指茶。
酩,徐铉,酩酊,醉也。从酉名声。莫迥切。
酩酊,大醉的样子。
网名叫大树解字的说得有趣:人喝醉后会意识模糊,甚至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即弄不清自己的名字,所以用名字来构造酩字,以表示醉酒后神志不清的状态。酊则指喝醉了行走不稳,把桌子上的酒杯,盘碗等撞得叮叮作响。
这些字都以名为声,除了洺未能确定是否与名有意义关联,其他都是声兼义,可认为同源同族。虽然酩酊为连绵字,一般不拆解,但是如上所解,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