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一段书,读一个故事,体会一种心情,走近一个人。

初秋,微燥。晴好的午后,窗外的微风拂过,一扫盛夏的炎热,沉浸在书中的悲欢离合,这是一个人的狂欢。
今日继续摘抄,林清玄,季节十二帖 ,四月,清明。

清明的风里,满是万物拔节的声响。柳枝抽着新绿,漫山的野花缀满枝头,田埂上的草芽顶着露珠,连空气里都飘着泥土与新叶的清香。清明是个明媚鲜活生机勃勃的季节。

雨是清明的常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细密的雨丝斜斜落下,打湿了松柏,也打湿了路人的衣襟。脚步轻缓地走过田埂,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思念,便随着雨珠一同落下。

这本是最该舒展的时节,却因“祭祀”二字,添了几分沉甸甸的重量。墓前的低语,是对逝去的告别,或许是想起小时候亲人递来的糖葫芦,或许是记起生病时那杯温热的水,寻常的小事,此刻都成了心底最软的牵挂。也是对当下的提醒:要珍惜眼前的春光,珍惜身边的人,把那份牵挂,化作好好活着的力量。

雨还在下,思念在心底蔓延,而春日的生机,也在雨水中悄悄生长,带着逝去的惦念,奔向更热烈的明天。就像雨落之后,草木会长得更旺;思念之余,我们也在带着亲人的期盼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