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激增之谜,中印世纪难题,印度提前遭遇挑战

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激增之谜,中印世纪难题,印度提前遭遇挑战"/

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剧增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确实给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区域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称之为一个涉及生态、水资源、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世纪难题”。印度已经感受到其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
以下是导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剧增的主要原因:
1. "全球气候变化是主导因素:" "气温升高:"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导致冰川加速融化,成为湖泊补给的重要水源。 "冻土融化:" 气温升高导致高原冻土层(永久冻土)融化。冻土层中封存着大量水分,其融化一方面直接补充了湖泊水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地下冰融水注入湖泊。 "降水格局改变:" 气候变化可能改变高原地区的降水模式,导致降水增多或融雪加速,增加了入湖径流量。
2. "冰川退缩:" 气温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及周边的冰川普遍快速退缩。冰川退缩不仅直接增加了融水汇入湖泊,还可能改变区域水文循环,间接影响湖泊水位。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 湖泊周边的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工程建设等活动可能改变地表径流模式,增加入

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位于高处,神秘而又广阔,是不少人心中最圣洁的地方。有关于青藏高原的传说也有很多,不论是布达拉宫底下通往地心的地宫,还是西藏高僧掌握着通往高维空间的秘法,总之,身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一直都被全世界密切关注着。

近年来,青藏高原有什么变化呢?其实变化很多,比如青藏铁路的通车,过去对人们而言“难于上青天”的西藏,如今坐着火车欣赏着沿途美景就能很快到达。但是我们在感叹交通便捷,陶醉于高原美景时,却没发现青藏高原背后的难题。


这个使得中印两国都十分为难的世纪难题就是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处在剧增中,不少人可能会觉得那不是很好吗,比湖泊干涸好多了,但是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高原湖泊面积的激增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印度日前已经初尝苦果那么,青藏高原的湖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持续这样下去又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青藏高原及湖泊

青藏高原属于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东西长度约为2800千米,南北宽度约300到1500千米,由中国、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共同拥有。在我国境内的部分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横断山脉,南边延伸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南端,北侧直至昆仑山、祁连山,总面积为2.6×106平方千米,其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


青藏高原的海拔在3000米到5000米左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奥陶纪时期,距今有4到5亿年,根据相关地质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各个部分在不同的时期其地壳都有升降的情况。而在2.4亿年前时,板块运动使得这一区域发生了隆升运动,这一构造运动也被叫做喜马拉雅运动,在这样的不断抬升下,青藏高迅速隆起,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青藏高原也是地球系统五大圈层(冰冻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最集中的地区,其高原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冰冻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连接的纽带,它的变化可为定量评估区域水循环提供钥匙。

青藏高原虽然海拔很高,但是中国近一半的湖泊都分布在那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青藏高原湖泊当中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的数量约有1171个,总面积超过46500平方千米,占全球湖泊总面积的1.9%,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57.2%。主要湖泊类型有以下四种,分别是永久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淡水湖和季节性咸水湖


可以说,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如同棋盘上面的棋子星罗棋布。他们几乎分布在同一纬度上,自西向东错落排列,十分罕见。在上述四种类型当中,永久性咸水湖最为常见,像我们最为熟悉的青海湖就是永久性咸水湖

湖泊扩张的现状及成因

过去我们听到的湖泊危机,大部分都是关于“萎缩”的,以甘肃的那一汪月牙泉为例,近些年月牙可谓是变得越来越小,让人们不经忧心未来这一处的美景可能就要不复存在了。但是,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总结了近几十年以来,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相关数据之后发现,这些湖泊的面积都在大幅度增长当中,极个别有萎缩的现象


总的来看,自1980年至2020年这40年间,青藏高原湖泊总体呈加速扩张趋势,扩张态势最明显的时间集中于2000年到2010年之间。在2010年时测得的湖泊面积,相较于1970年的数据增长了34%。具体来看,面积大于0.5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积增长了近13.42%,面积大于200平方千米的湖泊已经达到了46个,总面积约为25605.41平方千米。


科学家指出,自1976年到2013年,青藏高原湖泊的水量增加了1026亿立方米,形象点来说这水量相当于3个三峡水库,40个密云水库。

以色林错为例,这一湖泊是西藏第一大湖,也是动物的天堂。色林错在1976年时面积只有1667平方千米,到了2017年时已经变为了2389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变化十分惊人。随着面积一起增长的是它的水量,从最初的308亿m³变化到现在的558亿m³。


那么,青藏高原的湖泊为什么和其它内部湖泊不同?面积、水量通通不降反升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球变暖”,我们认为全球变暖影响的只是南北两极,却未曾想根据“蝴蝶效应”来思考,任何一点小的变化对于整个地球的环境而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变暖对冰川覆盖的高海拔地区影响要比其它内陆地区更为明显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的一组数据,根据IPCC第五次的气候评估报告可以看出过去130年以内地球气温平均升高0.85℃,青藏高原受到这一影响,在1982年到2012年间的气温平均升高了1.9℃,是地球平均升温幅度的两倍还要多。


青藏高原的湖泊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依靠降水和冰川融雪,全球变暖使得不少冰川出现了衰退现象,这些积雪融化之后变成了雪水汇入了湖中,以纳木错为例,近年来的湖泊增水当中近52.9%都来自于冰川融水。除此之外,科学家发现这些湖泊的区域降水显著增多,他们认为这也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区域内的冻土融化,土壤水含量增多,冰川水汽也进入了大气,使得降雨变得更多。

可以看出,导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大的罪魁祸首就是全球变暖,因为地球是存在“水循环”的,因此对区域内某一种地貌引起反应都会使得整体出现显著的变化。


湖泊扩大的影响

由于水循环的存在,使得湖泊成为了关键的一环,因此湖泊扩大不仅会使得区域内的降水增加,还会使周边地区的降水也一起增加。

目前印度已经初尝苦果苦果,作为一个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的国家,其实印度对于洪水来袭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过去发生洪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到9月这一时间段,其原因是因为西南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增加了降雨量。可是在湖泊和冰川的影响下,印度罕见地在11月时甚至是2月时也遭受到了洪水灾害。


根据调查发现,这次带来水汽的不是季风,而是融化的冰川以及扩张的湖泊,它们都使得大气内的水含量大幅增加,最终造成了洪水。

青藏高原因其地势高耸,所以地表当中水分和大气之间可以实现“垂直交换”,而西风会将交换的水汽带到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在这里它会偶遇东南季风,最终影响整个降水格局。换言之,湖泊扩大等于水汽增多,水汽增多则意味着西风与东南季风交流后带来的降水会显著提升。


1998年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就与这一因素有关,在1997年底青藏高原下了一场很大的雪,这些地表的积雪就成为了主要的水汽来源。最终整个6月到9月期间,这一地区都深受洪涝灾害的侵扰。

因此,湖泊的扩大对于一些内陆地区绝不是好事,湖泊的水量和面积越大,就会使大气当中的水汽越多,最终吹到平原地区的时候,就会演化成大规模的降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修建的诸多水利工程都会失去原来的调控作用。


此外湖泊的面积扩大还会为当地带来不少麻烦,面积变大的湖泊会淹没附近的草场,还会引发诸多地质灾害,比如说冰湖的决堤、冰川崩裂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的湖水增多之后,溢出了原来的堤坝,最终堤坝彻底侵蚀冲毁。

更可怕的是这些溢出的水进入了附近的其他湖泊内,最终到达了一个盐湖,这一盐湖恰巧位于青藏公路附近,它本身距离铁路比较远并且面积很小不会对铁路造成威胁,但是现在它接收到了这些溢出的水,已经从原来的40平方千米发展到了235平方千米。现在湖水的边界距离公路仅有7米,如果它不断扩张下去,最终公路都将被淹没。


不过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失必有得在自然界当中同样适用。湖泊面积的扩大,代表区域内水汽蒸发量变多,这使得从青藏高原流出的河流的地表径流量都呈现增长的趋势。

以新疆为例,水循环以及内陆冰川的融化使得塔里木河的径流量这些年就在大幅提升,这有利于将“沙漠变为绿洲”。此外,区域内的植被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与南北极部分地区变绿其实十分相似。

内陆冰川的消亡

2014年12月23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中显示,我国现有冰川46337 条,面积达51840 平方公里,与第一次冰川编目的数据相比,冰川的总面积减少了18%左右,每年减少的面积达到了 243.7平方公里。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变暖不仅让南北两极的冰川在迅速地消融,内陆的冰川同样难逃一劫。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大面积消融绝非好事,就算有利也仅限于目前的蝇头小利,长此以往下去最终还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单论冰川融化造成的冰崩、雪崩事件,就对周围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降低全球变暖的速度,不仅是保护南北两极冰川,也是在保护祖国家园的内陆冰川。不要让这些形成多年的壮美山川、美丽的冰封之景逐渐消融在这个时代,现在还未到它们退场的时间。

结语

从青藏高原湖泊扩大的不利影响来看,它已经成为了中印两国共同面临的世纪难题,冰川消融以及高原湖泊面积扩大是全球所有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因为它最终会反作用于整个水循环。


所以,每个人都减少一点碳排放,以此减缓全球变暖的态势,哪怕我们做出来的奉献只有千分之一,那也比没有要强。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从小事、个人做起,最终会影响到整体的局势。

发布于 2025-09-20 21:28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新疆“死亡之海”中的聚宝盆之谜,为何面积越变越大?地下隐藏着什么宝藏? 下一篇:西藏羊卓雍错8亿公斤鱼藏而不捕,当地人忌讳之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