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心灵净土,峨眉山四大素斋,一场久违的纯粹感之旅

重拾心灵净土,峨眉山四大素斋,一场久违的纯粹感之旅"/

让我们一同沉浸在峨眉山四大素斋所唤起的“一种久违的纯粹感”中。
峨眉山,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之地。在这里,久违的纯粹感,往往伴随着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本真味道的追寻。四大素斋,作为峨眉山餐饮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恰能提供这样一种体验。
"这种“纯粹感”体现在哪里?"
1. "食材的纯粹 - 源于自然,回归本真:" 峨眉山素斋的食材,多取自山野之间。春日的新笋、夏时的菌菇、秋天的野菜、冬日的根茎,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它们未经过多的人工雕琢和过度调味,保留了食材最原始的口感和风味。想象一下,一盘简单的“山野时蔬”,或许只是几种应季野菜的清炒,但那份带着泥土芬芳和阳光气息的味道,足以让人瞬间忘却都市的喧嚣,感受到食材本身的纯粹与美好。 不同于重油重盐的世俗料理,峨眉山素斋的烹饪方式更倾向于清蒸、白灼、凉拌、清炒,最大程度地展现食材的本味,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也是一种对味蕾的纯粹呵护。
2. "味道的纯粹 - 本味为主,淡雅

相关内容:

中国网3月31日讯 峨眉山素席,十分有名且菜类品种很多,仿世俗宴席上各种佳肴的品类、形状而做出的菜肴式样,使人难辨真假。

佛门认为吃素可以清心寡欲、益寿延年,故在素食上极其讲究。用豆制品、面精、蔬果等为原料,通过精心的工艺制作和蒸、煮、炒、烧、炖烹调而成各种佳肴。不但仿其形,而且仿其味,可以乱真。

万年寺素斋,可简可繁

素斋清淡,有什么吃什么,没得挑。品种一般是一个汤,两个素菜,外加米饭,人多量就大些。寺庙吃斋,整个过程寂静无声。吃完把碗筷放到指定地点,交钱走人。这过程有点像吃大学食堂,但饭不能剩,这种吃饭的纯粹感有些久违,因为是在寺里,吃饭时所有人都没好意思玩手机。

当然,万年寺的素斋也并非做不出花来。就在里面的隔间,看到有人提前预订的两桌“豪华”素斋。以假乱真的毛肚、肉片、大丸子,看了令人心惊胆战,心里直念阿弥陀佛。

大佛禅院

大佛禅院,作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门户,是前往峨眉祈福、朝拜的第一站,也是必去之地。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位于峨眉山市区东郊,交通方便,气势恢弘,建筑结构缜密,拥有多重大殿和诸多禅房。

观完,要留在寺院里吃斋饭的话,需要提前跟寺院里的师父们说,以便提前为您安排餐位。斋饭也是没有什么可挑的,去的时候安排的是什么饭菜就吃什么饭菜。

报国寺

峨眉山报国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海拔533米。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亩;原为山中第一大寺,其原址在伏虎寺对岸的瑜伽河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原名会宗堂,清初迁建于此,顺治九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王藩手书;报国寺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寺院得以完整保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维修、扩建的次数最多;1993年,又新建了钟楼、鼓楼、茶园、法物流通处,使报国寺更加庄严。

峨眉山寺院斋饭时间通常在早上7:00~7:30,中午11:00~11:30,下午6:00~6:30。斋饭的价格每个寺院不同,4~10元不等,越往上越贵,但是有个好处就是随便吃,吃饱为止。在寺院里吃饭最好不要剩饭和浪费食物。

伏虎寺

伏虎寺,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位于四川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

寺院里可能随缘吃素斋。入斋者应谦让地落座于下席(背朝北为下席)。坐的位置一般是当家师在靠近佛像的位置,出家师依次入座。男香客在一边女香客在另一边。面前一般两个碗,一碗盛菜一碗盛饭。吃饭时有专人加饭,不能随便离座去加饭。夹菜要用桌上的公筷,切忌高声说话,更不可嬉笑吵闹,不要出声。吃完饭后要依次离位,自己清洗自己的用具。出家人惜米如金,注意不要撒下饭粒。

如果您来峨眉山请一定要体验一次,在庙宇中,品尝一次斋饭。(伍策 尤紫璇)

发布于 2025-09-20 17:43
收藏
1
上一篇:寺庙里的免费素斋,今日我亲身体验的宁静美味之旅 下一篇:镇江素食往事,寺院素斋底蕴,一枝春荤素交融的匠心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