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丽江,雪山见证,记忆永恒

印象·丽江,雪山见证,记忆永恒"/

“印象·丽江:雪山替我们记得” 这句话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雪山作为永恒的见证者:" 丽江的玉龙雪山是当地最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它矗立在那里,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见证了丽江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人民的生息繁衍。 相比于人类相对短暂的生命和历史,雪山是永恒的。它“替我们记得”,意味着它记录了时间的流逝,承载了历史的印记,是丽江不变的象征和记忆载体。
2. "自然的记忆与人文的印记:" 雪山本身是自然的造物,它的形态、雪线、云海都诉说着地质和气候的故事。 而“我们”(指丽江的人民、历史、文化)的活动和情感,则如同在雪山的背景板上留下的印记。雪山以其亘古不变的姿态,默默“记得”了这些印记,包括古城的烟火、纳西族的文化、古道的驼铃、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3. "文化传承的载体:" 丽江的文化,尤其是纳西族东巴文化,是独特的、需要被铭记和传承的。雪山作为丽江的象征,也成为了这种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当人们提到雪山,也自然地会联想到丽江的古老文明、音乐、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印象·丽江》是一部在白天进行的实景演出,敢于和游客抢夺白天珍贵的游览时间,足以证明这场演出的底气。看过的人普遍反映,在日光下真切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的粗犷、自然的气息,在雪山的映照下,构成白天演出的一大特色,反而成为一种全新的体验。

丽江这些年来持续的吸引力已毋庸多说,对于这座夜游魅力声名远播的城市,选择清清楚楚在雪山脚下看一场波澜壮阔的实景演出反而是个不错的选项。演出场地位于海拔3000余米的玉龙雪山景区甘海子蓝月谷剧场,玉龙雪山如同天神一样俯视着宛如红土地的天然剧场。

如果说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有点心不在焉或者说视线完全被玉龙雪山夺走的话,那么演出一开始,真的就会被演出完全吸引——一群当地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奔跑着、呐喊着,如同从玉龙雪山呼啸而来,又如同从天而降,一瞬间,这群奔跑在雪山红土地上的马帮汉子,已经带着所有观众穿越回了600年前茶马古道上“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场景之中。

跟随着驼铃、鼓响、马蹄声声……进入了《印象·丽江》所构建的世界,从“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祈福仪式”等章节中,领略到了纳西族和摩梭人的生活,跟随着演出者的一举一动笑或者哭。演出最震撼的还是那群纵马呼啸而过的汉子,一边替他们揪着心,一边感受到当年马帮有多不容易。演出中用到的是云南的矮脚马,这种马跑不太快,却很善于走山路。也只有这种好脚力的马才能驮着沉重的货物,走过漫长艰险的茶马古道,走过连折12层而上,仅一尺多宽的马帮路。

与其他印象系列相同的是,《印象·丽江》的全体演员也都是非专业的,他们来自10个少数民族,来自云南16个乡下村庄的普通农民。这5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大约也只有在这样的演出场地,才能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走,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

看着这群率真质朴的演员在广袤天地虔诚地祈祷、快乐地歌唱、忘情地舞蹈,男子喝酒、打猎、善马术,敢拼敢闯;女子织布、编筐、善歌舞,热情大方。虽然演出的是各民族风情和生活,但这种热情已经真实地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仿佛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表达他们的生活。而我们也如他们一样,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想告诉山上的雪水、树木,告诉每个人,这里的风景迷人,这里的人民好客。

当群演喊出“我们是明星,我们是农民”的台词时,感觉舞台上的他们与观众席上的人们,心神交会,在这场没有华丽声光电、炫目背景的演出中,看着年轻的男女们在雪山的庇护下还原最初的生活,朴实无华的歌舞与自然同声,无论太阳曝晒还是沥沥细雨,他们在雪山之下行走于天际,纵横于舞台。

曲终人散,大家怀抱这场演出所带来的感动各自离去,回归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一张笑脸,每一滴眼泪,都有雪山替我们记得。(文图:米广弘 文化学者)

发布于 2025-09-19 18:27
收藏
1
上一篇:只有爱·戏剧幻城,探索心灵深处,遇见爱情的奇幻旅程 下一篇:古城丽江,探寻千年韵味,感受触摸的诗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