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界几乎全面拥抱气候中和,热度持续攀升

德国建筑界几乎全面拥抱气候中和,热度持续攀升"/

是的,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准确的。关于德国建筑“几乎”实现气候中和(Klimaneutralität)的讨论和关注度确实在近年来有所上升。
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1. "德国的雄心勃勃目标:" 德国政府设定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建筑行业是德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总排放的36%),因此,实现建筑气候中和是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关键支柱。德国联邦政府为此推出了“建筑气候中和法案”(Bauklimaschutzgesetz),旨在推动这一进程。
2. "“几乎”实现的可能性与挑战:" “几乎”这个词很关键,因为它反映了当前的状况和未来的挑战。 "已取得的进展:" 德国在提高既有建筑的能效(通过“可再生能源热法案”MaPfG等激励措施)、推广节能建筑标准(如KfW的低能耗/被动房标准)、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以及制定绿色建材标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剩余的挑战:" 实现气候中和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 "既有建筑改造:" 德国拥有大量旧建筑,改造它们既复杂又昂贵。 "供暖系统转型:" 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天然气、煤)供暖,转向可再生能源(如热泵、太阳能)或电供暖,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技术突破

相关内容:

图片:ZVSHK

作为主要消耗化石能源的德国,供暖业已经退居二线,让位于能源转型的典范——电力部门。但“Wärmewende”或供暖转型在遏制排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对于德国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转型的关键是在近 2200 万栋建筑中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供暖,其中大多数建筑还需要节能改造。事实证明,让房主、租户和房东参与进来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近十年来,减排一直停滞不前。利益相关者普遍认为,德国建筑的能源使用必须下降。但是,哪些技术需要扩大规模才能降低排放呢?(与 2019 年建筑行业排放和氢能战略一致。

耗能建筑

在供暖行业协会 ZVSHK 委托进行的一项 2019 年调查中,当被问及他们与能源转型相关的词语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德国房主想到了“供暖”。然而,说服他们用低排放替代品取代供暖系统是德国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道路的关键一步。到那一年,政府表示想要“几乎气候中和的建筑存量”。

2018 年,德国最终能源消耗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用于空间和建筑物的热水。建筑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几乎完全来自供暖,占总排放量的 15%,包括间接排放量在内,占总排放量的近 30%。实际上,德国供热工业联合会 (BDH) 认为,“没有 Wärmewende,就没有 Energiewende”,这一声明得到了许多其他人的赞同。

包括工艺热在内,供暖占德国最终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工艺热是指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类型的传热技术,例如钢铁、水泥和化学品是在高温下制造的。然而,减少德国近 2200 万栋建筑物供暖的排放本身就是一项挑战。

任务是双重的:增加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热量,同时减少能源消耗。据德国供暖工业联合会 (BDH) 估计,目前,德国 90% 以上的供暖系统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按照当今的标准,超过一半的供暖系统被认为是低效的。这为减排留下了巨大的潜力。事实上,BDH 估计,仅通过更换近 1200 万个过时的系统,德国就可以在 2030 年之前减少其建筑行业 70-72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三分之二。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极其异质且昂贵

与电力行业相比,供热行业涉及技术、利益相关者、成本和市场结构的复杂性。斯图加特大学能源研究员 Kai Hufendiek 教授告诉 Clean Energy Wire,这种“极端的异质性”使该行业难以发展。租户、房主和房东等大量决策者必须自己做出决策并承担新供暖系统和节能建筑翻新的高额投资成本,而不是少数中央能源公司。与此同时,缺乏有关能源效率的信息,在安装新的、气候友好型技术方面接受过足够培训的专家也缺乏。

但节能建筑对于供暖转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为一系列气候友好型技术打开了大门。经济部估计,到 2020 年代中期,德国 1900 万栋住宅楼中约有一半将需要翻新。目标是每年 2% 的现代化速度,但目前的速度约为一半。

政治烫手山芋

由于租金上涨、居住空间稀缺和建筑成本上涨已经给部分人口带来了负担,政客们希望确保该行业的气候友好型政策不会引起社会反弹。专家声称,多年的政治拖延导致供暖转型未达到目标。IGBCE劳工与环境基金会主任Kajsa Borgnäs说,Wärmewende成功所需的大部分技术都在那里。“我认为,我们在这里真正面对的是政策失败。”

事实上,德国政府在多次尝试将高效供暖提上日程时都失败了。2019 年,霍斯特·西霍费尔 (Horst Seehofer) 领导的内政部取消了旨在确定减少该行业碳足迹的方法的建筑委员会,而 2017 年,德国政府联盟首次尝试就建筑能源法达成一致,但未能成功,该法将为建筑效率设定新标准。非政府组织德国环境行动组织从 2008 年开始编制了该行业的“失败年表”。

偏离目标 2800 万吨

经过多年的停滞,德国建筑物的能源使用量并没有达到目标水平。2008 年至 2020 年间,最终能源消耗没有下降 20%,而是在 2017 年仅下降了 6.9%。尽管自 1990 年以来,建筑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约 42%,但自 2011 年以来进展基本停滞不前,研究表明需要大幅加大行动力度。

德国能源署 (dena) 负责人安德烈亚斯·库尔曼 (Andreas Kuhlmann) 警告说:“如果不采取额外努力,我们估计到 2030 年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 70 至 7200 万吨的目标高出 2800 万吨。这意味着德国必须根据欧盟的“负担分担”计划支付巨额罚款。然而,政府新的气候行动计划中的措施将如何影响这一情况仍不清楚。

化石燃料燃烧的现状

目前,德国 2070 万个供暖系统中近 65% 以天然气为燃料,约三分之一是燃油。分别只有大约 4% 和 5% 是生物质锅炉和热泵。2018 年,可再生能源占所有供暖的 14% 以上,绝大多数由生物质能供应。这个水平正好达到目标,但也停滞了近十年。

尽管在新建筑领域取得了一些发展,但在过去十年中,德国现有家庭在转换时的首选能源(超过 80%)仍然是天然气。Hufendiek 说,请记住,供暖系统的工作寿命通常为 30 年,“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利的发展”,因为我们今天安装的所有加热器仍将运行,或者只会在 2050 年之前更换。到那时,我们的目标是已经消除所有空间供暖产生的排放物。这种困境被称为锁定效应。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英国已宣布从 2025 年起禁止在新住宅中使用燃气锅炉,而长期主要天然气生产国荷兰的目标是到 2050 年该国所有住宅楼都停止燃气。然而,在德国,政府计划继续支持燃气加热器,用于在安装后两年内“为可再生能源做好准备”的系统。

普华永道商业咨询公司能源业务合伙人 Volker Breisig 告诉 Clean Energy Wire,德国供暖行业拥有博世、维斯曼和威扬等知名品牌,是经典石油和天然气锅炉的市场领导者。“你可以将它与德国汽车工业进行比较,德国汽车工业依靠长期以来取得成功的东西——经典发动机。”但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像宝马、戴姆勒和大众汽车一样,接受了迅速过渡到更气候友好型解决方案的必要性,Breisig 补充道。然而,他说,该行业在将重点转移到其他技术、更复杂的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行业耦合的多种可能性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布赖西格说,该行业发展缓慢的部分原因是缺乏政治方向。尽管新建筑正在发生变化,但“我们仍然没有针对现有建筑存量的明确路线图。他补充说,这导致了在系统翻新和更换方面“观望”的总体趋势。“政客们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意识到制定正确的框架条件的重要性。”如果与使用天然气或石油相比,运行热泵所需的电力仍然过于昂贵,那么该行业将继续难以销售更气候友好的替代品。

扩大所有需要的气候友好型供暖系统

与此同时,时间在流逝。智库 Agora Energiewende*、研究机构 ifeu、Fraunhofer IEE 和咨询公司 Consentec 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的忽视”意味着德国现在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所有可用的技术选择,以实现其建筑行业目标。

他们的预测表明,减少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是实现目标最具成本效益的条件,也是能够采用各种气候友好型技术的关键。他们估计,扩大电热泵、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分散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区域供热网络的扩展,再加上合成气的使用,是实现近乎气候中和的建筑存量的可能途径。

在许多建筑中,电热泵将成为燃气锅炉的节能替代品,如果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耗中所占的份额按目标增加,电热泵将成为一种越来越气候友好的替代品。Agora Energiewende 在 2017 年的一项研究中建议到 2030 年安装 5 至 600 万台热泵。然而,DENA 和德国建筑能源效率联盟的一项研究称,将德国大部分供暖系统转换为电力将需要进一步扩大电网并增加电力负荷。尽管如此,电力和供暖部门的耦合越来越被视为德国的前进方向。

幂对 x 是 Wärmewende 辩论中的另一个流行词。Dena 和 geea 上演了一个场景,即电热泵辅以电转气和电转液。但专家警告说,这些技术作为供暖建筑物的解决方案既昂贵又低效,因为在改造过程中会损失大量能源。Agora Energiewende 的研究称,在存在更有效替代方案的供暖领域,主要依赖电力转气(其中大部分需要进口)将是一个昂贵的选择。然而,德国新的国家氢能战略指出,从长远来看,政府还在研究氢气在部分供暖市场的潜力。“一旦工艺热生产或建筑领域的效率和电气化潜力耗尽,对气态能源的需求仍然存在,”它补充道。

相反,扩大由地热、太阳能和过剩工业热能供电的区域供热网络被视为建筑脱碳的可能途径,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

气候包让热度更高

然而,随着 2019 年 9 月的气候行动计划,德国政府开始为未来指明方向。对旧的燃油供暖系统实行“掉期溢价”,并从 2026 年起禁止在有更多气候友好型替代品的建筑物中使用。期待已久的针对房主的一系列节能装修的税收优惠于 2020 年 1 月生效。德国的国家碳定价体系涵盖建筑和交通部门,也旨在鼓励从化石燃料转向更气候友好的供暖能源。

普华永道的 Breisig 表示,二氧化碳价格从 2021 年起从每吨 10 欧元上涨至每吨 25 欧元,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它仍然太低,无法消除使用化石燃料和可再生电力取暖之间的价格不平衡。“至少已经为供热行业制定了缓慢向前发展的路线。这些措施是否足够或是否会被公民接受还有待观察,“他补充道。

dena 节能建筑部门负责人 Christian Stolte 表示,气候一揽子计划包含许多很好的方法和措施,可以结束建筑行业十年的停滞。他希望气候一揽子计划以及连续建筑翻新和智能技术等创新甚至可以使建筑行业的能源转型成为成功的典范。然而,如果德国想要实现其 2030 年和 2050 年的气候目标,“尽快开始转型极其重要,”斯托尔特说。

公用事业公司 MVV 委托 2018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预测,即使成本乐观地下降,到 2040 年,低二氧化碳供暖替代方案仍将比传统化石燃料技术贵得多。同一项研究估计,德国需要在 2030 年填补 90 亿欧元和 2040 年230 亿欧元的年度融资缺口,以便到 2050 年将建筑物的排放量比 1990 年减少 80%。

然而,对这项艰巨任务的支持可能来自欧盟,欧盟的绿色协议提议对公共和私人建筑进行“翻新浪潮”,据报道,这是新欧盟委员会的旗舰之一。

发布于 2025-09-19 13:12
收藏
1
上一篇:德国生活环境解析,平均生活品质,是否堪称发达国家典范? 下一篇:德国雄心勃勃,五年蓝图打造全球“自行车之国”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