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前10位文臣武将,忠义气节冠绝天下,名动赣鄱古今谈

江西赣州,前10位文臣武将,忠义气节冠绝天下,名动赣鄱古今谈"/

江西赣州,自古便是英雄辈出、文臣武将冠绝天下之地,忠义气节更是名动赣鄱。要评选出前10位名人,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历史长河中人才济济,各有建树。不过,根据历史影响、文化贡献、军事成就以及忠义气节等方面,我们可以尝试列出一个大致的排行榜,并附上简要说明:
"前10位名人排行(排名不分先后,侧重领域不同):"
1. "谢玄 (谢安之侄) - 军事家、政治家 (东晋)" "主要成就:" 谢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淝水之战中担任前将军,率领八万精锐部队大败前秦百万大军,挽救了东晋王朝,名垂青史。淝水之战被誉为“八万破百万”的奇迹,谢玄的军事才能和胆识得到了充分展现。他是赣州历史上最耀眼的军事明星之一,其家族也为东晋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忠义气节:" 谢玄在淝水之战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决心,体现了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精神。
2. "周敦颐 - 哲学家、理学家 (北宋)" "主要成就:" 周敦颐是北宋

相关内容:

赣州这地方,真是说来也怪。明明很多人到了江西,第一反应都不是它;但要是谈起江西那些最出名、最传奇的人物,不说赣州还真不行。想啊,江西的“赣”字,就是从赣州来的。母亲河赣江也生在这里——这地儿到底出了多少英雄多少秀才?今天就和你聊聊赣州那些顶级厉害的历史人物。随便翻翻,有的你认得,有的可能只在地方志里见过,但他们真都不简单。

先说唐朝那位大书法家,钟绍京。你要是去过些老庙、旧寺,见过铁画银钩的大匾额,那种字气势传到现在据说还能让人心潮澎湃。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当年可不只是字写得好看,还在一场宫斗里成了实打实的侠骨男儿。

那会儿长安城里,风声鹤唳,武则天的年代要翻篇,但满朝文武谁敢动?韦皇后、安乐公主那一伙子,盯着皇位不放手,弄得中宗李显都快保不住命。钟绍京并不是天生的权臣,也不爱抛头露面,但这时候也明白,缩回去就要全家没命。他带着自家两百人,跟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杀进太极殿,就硬生生斩了韦皇后。平乱之后,朝廷改朝换代,钟绍京一下子成了新朝宰相,还被封了国公。

说起来,这个人命运也有点像古装电视剧里的配角。朝廷一换,朋友变对头,他跟同僚姚崇对不上脾气,最后得罪了唐玄宗李隆基,被一脚踢下高位,晚年就只做个闲职——太子少詹事,八十七才去世。你琢磨这人生,大开大合,落幕时却格外寂静。想必他也没啥怨气,写字的人,多少都讲究个“心如止水”。

这之后要说的陈恕,北宋初年石城人。他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人以为他是南昌人,其实石城才是他根。小时候家里穷,能考上进士已经不易,偏偏他一考上,皇帝就把他调去南昌做洪州通判,一家都挪了地方。想想这事,也挺像我们今天外地读书、留在大城市工作,乡音半带陌生感。

陈恕这人绝不“温和”:掌盐铁、三司总管、俸禄官职一路高,里里外外理财,称得上北宋“财神爷”。但他待人据说一直正派,宋真宗打辽,粮草供应,陈恕一手包了,打仗能赢一半是后勤。他推荐过一批人,最后光出宰相就出了四个,传说宋太宗还曾亲自为他题字褒奖,“真盐铁陈恕”,官场里的脸面撑满了。晚年丧妻,皇帝操心他生活,硬挑了王家姑娘做他的妾,还提了郡夫人的名号——古人讲究“官场如戏”,陈恕这半生,红尘腥风里多了几分温情。后人都说他是宋朝数百年“治财第一人”,连包拯、朱熹都称赞他,在财政上“无人能及”。他儿子陈执中后来还当了宰相,比他风头还大些。

你若喜欢点刀兵故事,石城还有位陈敏。他爸爸陈皓,也是抗金名将,两代都是打仗不眨眼的主。陈敏本事,三百年前就是宋高宗的心腹将,骑马射箭没人比得上。朝廷一见他有本事,就让他守着临安北门,金兵敢来就拼命。可惜,事事未必都能如意。一次金兵猛攻,他请示能不能率兵深入,对方不理,他愤然称病不管了。到南宋孝宗当政,宰相张浚意欲重用陈敏,北伐战争让他当先头军,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兵家大忌是盛夏远袭,还跟君主讲理。没人听——果然战败,急忙撤军,陈敏一战成名,在射阳湖大破金军。

你要说这人是不是江湖味很重?是。胜利了,银 两全拿去充军费,自己亲手修堡建坝,带农民屯田,守城像守家,自家金银送出去不眨眼,就那阵仗。金人曾诈降,朝廷心软,还想收编,陈敏一口回绝,免得又“引狼入室”。他的一生,多数时候都在各路军职里转换,晚年又被任命到不同地方,最后病逝。有人说他的传奇,只有岳飞、辛弃疾能比肩,可在赣州以外,知道他的人并不算多。

说点闲话,唐代那些诗人,其实也是赣州贡献的。綦毋潜这个名字,听着就古怪,实则诗作丰厚,在全唐诗里有二十六首。朋友阵容简直豪华——王维、李颀、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张九龄,诗坛一座“朋友圈”的写照。仕途一样硬朗,右拾遗、集贤院待制,和李白、杜甫官职旗鼓相当。如果说命运,綦毋潜比李杜还算幸运,安史之乱那会很多人跟着陪葬,綦毋潜收拾好行装,直接辞官退隐,从此江淮一带,只留下名字,无人知晓终老何处。像是诗人该有的结局——有诗,有情,有消散,没太多尘世纷争。

赣州还有一群学霸出身的“章贡四曾”兄弟,曾弼、曾懋、曾开、曾几。怎么看都是书读得最溜的一家,父亲曾准和周敦颐是死党,父子五人都吃过朝廷那碗饭。曾开还做了南宋满天才子们的老师,陆游、范成大、杨万里都出自他门下,教出来的学生比自己还知名。

宋理宗年间的宁都曾逢龙,故事有点惨烈。他做广东新会县令时就赶上元兵南犯,兄弟县都投降了,他孤身带熊飞起兵,在广州杀了元朝通判,一路追到南雄,还是寡不敌众。他横剑自刎,殉国在帅旗下。想象那个春风里的官服,血和国号最后都只剩故事一句。

谢元龙,一生坎坷又文武双全。考状元考到五十九岁,拿到第一名的时候,已经晚年了。文天祥一直称赞他,说他必定大器。战乱中做了襄阳守将主管粮草,城破拒降,最后进了山野,低调到没什么结局。八十四岁才寿终正寝,也算大起大落一生。

赣县池梦鲤也是状元,南宋末年。平江府知府,和文天祥、张世杰齐名。宋亡后,同样归于历史的寂静,葬处如今还在赣县太阳坪村附近。张世杰那句“千古斯文”的嗟叹,他配得上。

清代也出怪才——西江四戴。一家四进士,戴衢亨得了乾隆状元,父亲与兄、叔皆是当朝重臣,和珅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跟嘉庆、乾隆两朝搅了不少风云。这种家门荣耀,在江西本地可是难得一见。如今还剩下几篇文集,门楣上的石刻,慢慢地被风雨打磨成旧迹。

最后说说宁都郑獬,赣州第一个状元。宋仁宗年间翻身的读书人,做到翰林学士,兵部、开封、杭州几番调任,和王安石一直不合,反对新法。关心民生,文集存世不过二十几卷,诗文里一股子豪气,今人读来依旧觉得痛快。

说到这里,赣州的历史人物还远不止这些。有人问,为什么江西“人杰地灵”?看来看去,是那些崎岖与不测灌进去的。有人在朝堂上写字提名,有人孤城奋战,还有人在诗句里留下了半生飘零,有人一刀一笔护着门楣的气度。这样的地方,到底还藏着多少没被讲出来的故事?

或者,我们记住的本就不该是名与功。夜深微雨,想起赣江畔的老石屋,墙角旧碑下的名字,翻页时会不会有新的人物冒出来?你说赣州,这座古城,什么时候会再出几个让未来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发布于 2025-09-18 19:43
收藏
1
上一篇:江西赣州前10位传奇名人,文臣武将辉映,忠义气节传颂赣鄱大地 下一篇:江西英才辈出,开国将军逾百,上将仅三位,他们是谁?揭秘江西将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