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一分为二,揭秘山东“齐”与“鲁”的渊源与分野

齐鲁大地一分为二,揭秘山东“齐”与“鲁”的渊源与分野"/

“齐鲁大地”并称,源于春秋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齐国和鲁国。它们的分开,并非一蹴而就的分裂,而是源于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对天下进行分封时的政治安排。
具体来说:
1. "共同的祖先:" 齐国和鲁国的建立者,都源自周朝的同一家族——姜姓。他们是周朝灭商后,为了巩固统治和犒赏功臣,将姜太公(吕尚)的后代分封到东方地区的两个重要封国。 "齐国:" 姜太公被封于"齐",都城在"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一带)。齐国的封地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半岛中部和东部。 "鲁国:" 姜太公的另一个孙子,"公子吕"(也作子吕、吕公),被封于"鲁",都城在"奄"(今山东曲阜一带)。鲁国的封地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半岛南部和鲁中山地一带。
2. "分封制的产物:" 这正是西周“分封制”的体现。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中央王室。齐国和鲁国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它们是兄弟之

相关内容:

「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这是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新撰地文学》所述,说的是他第一次提出中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我们在地理教科书上学到过: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那么各省区有没有自己的南部和北部的划分呢?它们有没有自己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呢?

今天我们说的是山东的——南北分界线。

山东在中国的位置

山东省的南北分界线在哪里?齐和鲁是如何分界的?

黄河-齐长城一线

阴面是齐、阳面是鲁

齐鲁大地,山东省的代称,是因为先秦时期这里是齐、鲁两大诸侯国的封地。自然山川,对两地疆域和文化形成了天然分割,这就是以泰山、沂山等为主构成的泰沂山脉。因地形地势,齐国在山脊线上修筑了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齐长城。


关于齐长城和泰山一线,古代先贤早就有论断:

《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

这里的长城,说的就是齐长城。

|山东流域区界示意图| 制图:大地理馆


齐长城长1200余里,修建在泰沂山脉分水岭上。泰沂山脉山脊线,是淮河流域和胶东半岛诸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齐鲁大地最高耸的脊梁。山脊最高处,泰山、沂山、蒙山、徂徕山、鲁山、崂山的最高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莱芜齐长城--锦阳关

齐长城

齐长城--杜庄城堡

这条脊梁在济南附近与隆起的地上河——黄河相接。黄河—齐长城一线,连缀起来,将山东省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是聊城、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大体为齐国的疆域范围(西部少数区域曾属魏、赵);「南方」为泰安、济宁、菏泽、枣庄、日照、临沂、莱芜(据说要划入省会区域),它们主要属于鲁国,临沂、日照先后属莒国、齐国、楚国,沿海琅琊一带还曾被越国统治。

山东南、北分界线

山东学者王志民将古齐鲁区别概括为:齐重工商,鲁重农桑;齐重举贤能,鲁重亲亲;齐尚变革,鲁守成规。二者的自然区界,就是山东的「秦岭—淮河」:黄河—齐长城一线。

发布于 2025-09-18 09:57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山东车牌字母及排序方法,你了解其中的奥秘吗? 下一篇:你好,泰安!欢迎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请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