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这份“高反”防治宝典,轻松应对高原反应

收好这份“高反”防治宝典,轻松应对高原反应"/

请收下这份为您精心准备的“高反”防治宝典!希望能助您在高原之路上安全、舒适地探索美景。
---
"【高反防治宝典】—— 高原反应(高原病)预防与应对指南"
“高反”,医学上称为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是指人体急速进入海拔较高(通常指2500米以上)、氧气稀薄地区后,因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症状。了解它、预防它、应对它,是您高原之行的关键。
"一、 高度与风险:了解您的旅程"
"风险存在:" 海拔越高,风险越大,发生概率越高。一般认为海拔超过2500米就有发生高反的可能,3000米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适应能力、年龄、性别差异很大。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病、高血压、贫血等)者风险更高,需特别注意。 "上升速度:" 上升速度过快是高反的主要原因之一。阶梯式上升(如每天上升不超过600-900米,并在海拔较高处安排适应日)能有效降低风险。
"二、 行前准备:打好基础"
1. "咨询医生:" 出行前1-2个月,特别是计划前往极高海拔地区,务必咨询医生。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暑假来啦,小鬼头们也纷纷迎来了“放假撒欢季”。很多家长都在计划着如何带孩子“看山看水看风景”,不少人瞄上了高原的旖旎风光和别有风味的文化,计划来一场高原之旅。

不过,对于准备去高原的人来说,无论基本健康状况如何,高原反应(简称“高反”)都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聊聊高反那些事儿。

01 高反从何而来

当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人会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等不适,甚至是更严重的疾病。这主要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人能吸入的氧气量也就变少了。当机体无法适应缺氧状态时,就会出现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反。

通常情况下,高反主要发生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区。一般性高反(较轻)通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地区后的数小时内。

而那些较重的高原肺水肿病例,多出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通常见于人们快速进入高原后的1至4天内,以次日夜间最多见。

02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计划去高原旅行前,大家要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下两类人群要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

本身就是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的人,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者,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不建议这类人前往高原地区。

慢性疾病患者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会加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就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03 健康人如何防高反

缓慢“爬升”

高反发生率和海拔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的海拔提升,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

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时,可先到海拔2000米或2500米左右的中等海拔地区游玩一下,并至少留宿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

同样的道理,乘火车或者开汽车缓慢爬升,要比乘飞机直达目的地更合理。

低处过夜

由于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因此,夜眠时的缺氧症状可能更明显。建议大家在高原地区旅行期间,晚上尽量在相对低海拔地区过夜。

摄入碳水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大家进食时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还可间断吸入低流量氧气,并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情。这些都有助于避免发生高反。

04 出现高反了怎么办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反了,大家要先告诉同行者,并终止体力活动,不要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轻微的高反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24至48小时内好转。

出现高反后,有条件的应尽快吸氧,如果只是轻微反应,吸氧流量通常为2升/分钟。

接下来,要根据高反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如何处理。

第一种情况如以头痛为主,患者可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第二种情况如以睡眠障碍为主,可考虑临时服用安眠药。

第三种情况如果症状恶化或症状在两天内没有任何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如果没有条件立即前往低海拔地区,或者病情紧急,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多数市/州级的公立医院都设有高压氧舱,可进行高压氧治疗。有上述第三种情况的人也可考虑进行高压氧治疗。

来源: 健康中国

发布于 2025-09-18 02:11
收藏
1
上一篇:珠海繁华之巅,还是这里位置好,尽享城市核心魅力 下一篇:闵行“双一流”名校招生季开启!想要就读的亲们,抓紧机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