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正式迈入新篇章!今日起,餐饮服饰调整攻略必看!

杭州正式迈入新篇章!今日起,餐饮服饰调整攻略必看!"/

我们来聊聊杭州进入秋冬季模式后,大家可能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今天起,吃饭、穿衣请务必调整一下” 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生活适应问题。具体来说,在杭州,进入秋冬季后,我们确实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 吃饭 (Dining Habits):"
1. "进补保暖:" 秋冬天气转凉,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热、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比如: "汤羹类:" 火锅、鸡汤、羊肉汤、各种热汤面等,暖身又暖胃。 "根茎类蔬菜:" 大白菜、萝卜、土豆、红薯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豆类和坚果:" 黑豆、核桃、花生等,提供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 "适当“食补”:" 根据个人体质,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生姜、葱、羊肉、红枣等。但注意不要过量,以免“上火”。 2. "减少生冷:" 天气变冷,消化系统功能相对减弱,应减少生冷、寒凉食物的摄入,比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生鱼片等。 3. "均衡营养,增强抵抗力:" 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

相关内容:

露从今夜白,秋风至此凉

昨天(9月7日)16时51分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白露

俗话说

“一场白露一场霜”

白露时节

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

夜晚会明显感受到秋凉

昨天14时,全国最热前十榜单浙江占据九席

杭州连续高温日数达36天,破历史纪录。

(2022年0720-0823连续高温日数35天)。

今天的高温还在持续。

所幸明天开始,浙北的高温要暂缓几天,

浙中南延迟一天,

10日开始高温暂缓。

不过14日起副高再次加强,大范围高温又将卷土重来,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可达35-38℃,这波稍微缓一些,至少40℃这样的极端高温不会出现。

摄影:九月和桃子

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首批健康科普专家

湖北省健康文化促进会特聘专家

胡真教授提醒——

白露养生

避免身露勿贪凉

滋阴润肺防秋燥

重点护好4个部位

防秋燥,润养为先

白露时节,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也就是“秋燥”。

对于秋燥伤人,当以“润”治之,宜多喝汤粥,多吃滋润之品,比如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还可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

胡真教授推荐以下三款润燥食物:

■ 多吃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生食生津解渴,熟食润肺止咳;

■ 多吃藕,清热润肺、健脾开胃,生食清热润肺凉血,熟食健脾开胃固精;

■ 多喝蜂蜜水,滋阴润燥、护肤养颜。

护好这4个部位

护头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白露时节一定要注意护好头部。老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头部受凉后,容易引起头痛,要避免凉风直吹头颈部,洗头后及时吹干头发。

护后背。人体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条经脉叫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统管一身阳气,如果后背受凉必然会损伤督脉,耗损阳气。因此,养阳重点要暖背,平时可多晒太阳,尤其是晒背部。

护肚脐。肚脐是人体的重要穴窍——元神的门户。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痛经等疾病,说来就来。白露时节,慎穿露脐装,可以穿高腰裤护住肚脐。体质虚寒的人,最好贴身穿一件背心,护住心腹和肚脐。

护双脚。俗话说“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说明足部保暖非常重要。白露后,建议穿袜子暖脚,袜子要包住脚踝。建议睡前用热水泡脚,水温以40摄氏度为宜,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

调作息,缓解秋乏

应秋季“收敛”规律,应避免熬夜,适应气候变化。

尽量22:00—22:30入睡,避免熬夜耗伤阳气;

午后若感疲倦,可闭目休息15—20分钟,不建议久睡,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护呼吸道,减少刺激

秋天空气干燥,皮肤和呼吸道受到的刺激增大,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其中以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为主

外出可戴口罩,室内避免频繁开窗,尤其是早晚花粉、粉尘浓度较高时。

平时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家用空气净化器。

转发、分享给家人朋友

一起健康、快乐过秋天

来源 杭州日报综合自浙江天气、杭州天气、申工社、央视一套、央视科教、长江日报

编辑 王佳敏 审核 蒋波 陈洁

发布于 2025-09-17 23:28
收藏
1
上一篇:杭州高温领跑全国!浙江多地气温破40℃,速来了解必备衣物材质及即将到来的降温消息… 下一篇:浙江暖意来袭!冷空气助力,后天换装长袖,浙江人熬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