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红眼航班的人最懂:当年“彗星”把两天缩成23小时,却用18个月摔掉5架,直接把“快”变成“快死”。1952年5月2日,德哈维兰把人类塞进铝管,时速450英里冲向约翰内斯堡,谁都没想到,金属疲劳才是隐形机长。

说它是先驱?

更像一只没学会落地就急着起飞的鸟。
方形舷窗像四个小炸弹,反复增压把裂纹撕成裂缝,最后砰一声,罗马、卡拉奇、加尔各答、地中海、开罗,一路火花带闪电。43人、21人、11人……数字冷冰冰,家属才知道什么叫天塌。
后来改圆窗、加厚皮,彗星4号终于不炸了,可波音707已经满世界跑。

英国把民航王座拱手让人,现在看,教训比飞机还重:新技术再酷,也得先过材料这一关。
网友路过:
“当年要是多敲几天铁皮,伦敦到纽约的航线现在可能还是英航说了算。

”
“圆窗原来是被炸出来的,坐787的得给彗星磕一个。
”

“说白了,就是步子太大扯到蛋,现在飞机天天飞,全靠那114架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