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历史渊源与文化魅力揭秘

我国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历史渊源与文化魅力揭秘"/

壮族(Zhuàngz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来头”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古代,主要与古代的“百越”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壮族起源和“来头”的几个关键点:
1. "百越后裔:" 壮族最主要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百越”(Bǎiyuè)族群。百越是一个庞大的古代民族联盟,其分布范围很广,大致涵盖今天中国长江以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以及越南北部等地。他们是中国古代南方的主要居民。
2. "秦汉时期的整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岭南地区设立了象郡、桂林郡、南海郡,并开始将百越部落纳入中国版图,推广汉字和农耕文化。到了汉朝,虽然仍有百越部落的抵抗和文化差异,但这个过程加速了百越各部落的融合和汉化影响。
3. "“布壮”之名:" “壮”这个称呼,据考证与古代百越部落中一个自称“布壮”(Bù Zhuàng)的分支有关。“布”在壮语和古汉语中都有“衣服”的意思,也可能指“人”或“族”,“壮”则可能指“强大”或“众多”。这个自称反映了该部族的人口众多或力量强大的特点。
4. "

相关内容:

壮族有多少人口?先说结论,2020年,全国总人口为14.43亿,其中大陆14.12亿,包括汉族人口12.86亿,占91.11%;壮族1957万,占1.39%,居第二位,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1957万中,广西1572万,广东202万,云南121万。

壮族主要生活在两广丘陵西部和云贵高原东部,广西最多,广东和云南次之,贵州等地也有少数。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有不少传统节日。

壮族从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与周秦时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俍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1965年,改僮族称壮族。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北部湾,面积约23.7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九位。

广西的邻省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南、广东,西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696千米。

广西地处中国第二阶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四周多山脉高原,北部山脉自西向东为云贵高原的凤凰山、九万大山、大庙山、天平山等,以及南岭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等;东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云开大山;南部有十万大山;中部有都阳山-大明山、架桥岭-大瑶山,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

越城岭是南岭五岭中最西边一座,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00千米。猫儿山,海拔约2141米,是广西最高峰,也是南岭的最高峰。第二主峰真宝顶,海拔约2123米,是南岭第二高峰。

2020年,广西常住人口5013万,其中汉族人口3132万,占62.48%;壮族人口1572万,占31.36%。

【西瓯、骆越】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南方传来紧急军情,国尉屠睢在岭南阵亡。

早在三年前,王翦破楚后,始皇拜屠睢为国尉(太尉),接替王翦兵权。

始皇令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先后领兵五十万越过南岭攻击岭南,意在征服楚国未能征服之百越,也让王翦和王贲与帐下将士分离。

南岭又称五岭,由西到东排列为: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岭并不是南岭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山脉,只因名称中有岭字,合称五岭。

秦军的对手西瓯,并非原始部落,而是农业生产发达、组织严密的部落联盟。

早在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九年),即秦统一前的约一百年,司马错率秦军南下灭蜀国、巴国。蜀国开明王朝的王子安阳王蜀泮,领一支残部辗转南迁,在珠江支流郁江建立政权,与当地人融合,称为西瓯或瓯越。后来西瓯再次南下,兼并红河下游(今越南北部)的文郎国(骆越),因此西瓯又为瓯骆。

始皇若想征服西瓯,唯有继续投入庞大兵力。然而赵佗脑后有反骨,对始皇的威胁不亚于王翦、王贲父子,始皇怜其勇而留用,但绝不会让他统率数十万大军。如今赵佗拥兵四十余万,始皇始觉惊惧,速派心腹大将任嚣前往为主将,赵佗仍为副将,禄为护军都尉,重整军马,再下岭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南国传来捷报,岭南平定,然而兵力只剩三十余万(先后投入五十万)。

始皇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任嚣为南海尉(郡尉),总领三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任嚣的战报,秦人在岭南绝非口碑载道、深得人心,还需大军留驻五岭(南岭),镇压南蛮。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于赵国旧地沙丘驾崩。

南军主将兼南海都尉任嚣因病去世,副将兼龙川县令赵佗深知秦朝已无力派兵南征。岭南三郡负山面海,东西数千里,赵佗遂打算自成一国。赵佗假作秦二世诏书,命其行南海都尉。赵佗令南海军北部的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等守将,说盗兵将至,急将道路塞断,设兵防守。

随后几年,赵佗屡次矫诏,陆续诛灭反对之人,用亲信接任三郡之县令。几年后秦朝灭亡,赵佗遂自立为南越武王。

西汉初期,赵佗用兵威财物,迫使闽越、西瓯皆来归附,所占土地,东西万余里。赵佗于是用天子仪仗,乘黄屋,建左纛,俨然与汉朝并立。

公元前112年(西汉武帝元鼎五年)秋,武帝下诏大赦天下,尽发罪人从军,十余万人,兵分五路南下番禺。

南越王赵建德被斩,头颅悬挂于长安未央宫北阙,南越相吕嘉的头则无悬在北阙的资格,南越国灭亡。南越有很多降将,其中桂林监居翁,率瓯骆民四十余万降,封湘成侯,食邑830户。

发布于 2025-09-17 13:12
收藏
1
上一篇:云南民族村,探寻昆明,感受26个民族文化精华 下一篇:你好,云南!探寻彩云之南的自然魅力与人文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