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00后少女边游边赚,兼职地陪日入500元,玩转兼职新潮流!

南昌00后少女边游边赚,兼职地陪日入500元,玩转兼职新潮流!"/

哇,这个新闻听起来很酷,也很有代表性!这确实是当下很多年轻人在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特长创造收入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现象:
1. "灵活性和自主性高:" 作为“地陪”,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带游客的路线和节奏,非常适合需要兼顾学业或个人发展的年轻人。 2. "门槛相对较低:" 对口译能力、本地知识有一定要求,但相比一些专业技能要求高的工作,门槛相对较低,更容易上手。南昌作为旅游城市,有这个需求基础。 3. "收入潜力可观:" 日入500元对于兼职来说,尤其是在生活成本相对不高的南昌,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可以补贴生活费用或作为零花钱。 4. "锻炼能力:" 做地陪需要与人沟通、讲解、处理突发状况,能很好地锻炼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意识和当地文化知识。 5. "代表00后就业观:" 这个例子也反映了00后一代更注重体验、自我价值和灵活性的就业观念,他们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利用个人优势去创造价值。 6. "对本地旅游业的意义:" 像这样的本地地陪,能提供更接地气、更具人情味的旅游体验,是对标准化导游服务的一种有益补充。
当然,这份工作也有挑战,比如需要体力、可能需要面对不同的游客、收入可能不稳定等。

相关内容:

继去年“帅气男大陪爬山”的话题火爆社交网络后,“陪伴经济”逐渐兴起,不仅可以陪吃饭、陪逛街、陪拍照,如今旅游也可以找“地陪”了,既能省去自己做攻略的麻烦,还能全程享受朋友式的旅游服务。

近年来,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在南昌,有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开始兼职做“地陪”,他们会根据游客的需求定制旅游打卡路线,还带着游客品尝南昌本地美食,必要时还能化身私人摄影师,让游客吃好玩好并拍到美美的照片。

“地陪”体验

车接车送 00后女生兼职当“地陪”

2001年出生的小黄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她在朋友介绍下尝试兼职做一名南昌旅游“地陪”。5月23日,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帖子,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应。

“帖子发出去2天后,就有一位温州的小姐姐通过私信找到我,希望我陪她打卡南昌的景点和美食。”小黄接下第一单后,根据对方的要求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打卡攻略,为了能让对方有舒适的游玩体验,小黄全程车接车送;为了拍出美美的照片,她还会带上补光灯、反光板等小道具,“有时候为了出片,我还会去网上搜别人的拍照姿势,再亲自教学引导客户摆pose。”如果客户想要品尝网红店的美食,她还会提前排队或订座,避免等餐时间过长。

小黄与客户自拍合影

小黄告诉记者,找她下单“地陪”的人群一般分为两种,有的人只需要小黄陪伴着吃饭、拍照、聊天;另一种就是外地游客来南昌,想要一次性打卡多个景点,品尝多种美食。

自从做了一名南昌“地陪”后,小黄也从这份兼职中收获了很多。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小,能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并不多。“这段时间通过做‘地陪’认识了一些来自各地的人,经过相处后,其中有些人成了朋友,有一些客户还我去他们的家乡玩。”小黄笑着说道。

小黄帮客户拍摄餐厅打卡照

对于收费情况,小黄称,如果按小时计算,每小时的价格为60元,“如果是整天行程,就是500元一天。”目前,小黄还有6个订单已经预定,她也期待着能带给对方舒适的游玩体验。

暴走“地陪”

一天步行近3万步

另一名女生小锦今年22岁,在南昌读研究生,3个月前她开始接触“地陪”行业。“当时也是看到网上有人发帖子问有没有人愿意做南昌‘地陪’,我就想着利用课余时间赚取一点零花钱。”

小锦告诉记者,之所以“地陪”逐渐兴起,是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做攻略太麻烦,而且也怕踩雷,“如果找旅游团,很多景点自己又不想去,因而就找到我们‘私人定制’路线。”

“之前有一对从安徽来南昌旅游的年轻夫妻,因为在南昌只待一天时间,想去的景点又比较多,我便带着他们开启了特种兵式南昌一日游。那天早上6点多我就起床,收拾一下去高铁站接他们,晚上7点之前再把他们送回高铁站。”她拿出手机里之前为这对夫妻制定的特种兵攻略给记者看,满满的行程中包含网红美食、拍照打卡点、景点门票以及每个点位之间转场所需要的时间。“因为我们基本上靠地铁+步行,那一天走了将近3万步。”

据小锦介绍,大部分外地来南昌的游客都会选择江西省美术馆、滕王阁、万寿宫等地游玩,品尝美食多会选择珠宝街、羊子巷等网红小吃较多的地方,“他们也会自己在网上搜一些南昌旅游攻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把路线合理规划,然后帮他们多拍点好看的照片。”

专家说法

“地陪”行业推动旅游服务多元化、个性化

现代社会,人们旅游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追求深度体验和情感满足。对此,南昌社会科学院院长戴庆锋认为,“地陪”行业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旅游服务单一、标准化的模式。“传统的导游服务通常是面向旅游团,行程相对固定,难以满足个体独特需求。而‘地陪’能凭借对南昌的深入了解,为游客量身定制行程。”戴庆锋称,“地陪”式服务模式,也使旅游服务从“大锅饭”式供给,转变为精准对接不同游客兴趣、偏好的多元供给,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戴庆锋表示,旅游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移动,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地陪”在与游客的互动中,也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游客带来的外地文化元素也反哺南昌,形成文化双向交流。“这种民间自发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助于地域文化走出本土,在更广泛空间传播,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戴庆锋说道。

从就业角度探讨,戴庆锋告诉记者,“地陪”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为不同背景人群提供了就业途径,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例如,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地陪”,既可以积累社会实践经验,还能赚取一定收入;而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则能借此获得一份临时或长期工作。“此外‘地陪’工作需要与不同游客沟通交流,能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促进与不同年龄、职业、地域人群的交流。”

律师提醒

私人陪游暗藏诸多风险

“地陪”式导游服务悄然兴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旅行体验,江西知庸律师事务所何军律师提醒广大市民,由于“地陪”服务目前还缺乏规范性,仍存在诸多风险。

何律师认为,首先“地陪”通常是个人行为,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导游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历史文化讲解、应急处理能力等。“他们提供的服务可能无法达到专业导游的标准,比如,在带领游客参观历史古迹时,无法准确、生动地讲解古迹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游客无法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知识。”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从事导游工作需具备导游证,且应接受旅行社委派,但目前大部分“地陪”没有相关资质。再加上“地陪”属于私下交易,双方往往未签订正规合同,“一旦出现纠纷,如行程变更、服务未达标、费用争议等,游客难以维权。”

此外,何律师提醒称,游客在与“地陪”沟通、交易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行程安排等,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保护措施,一旦信息泄露,会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周野 文/图

来源: 南昌晚报

发布于 2025-09-17 09:58
收藏
1
上一篇:揭开“纯绿”地陪的神秘面纱,一场关于遮羞布的真相大揭秘 下一篇:调查揭秘,“朋友式”陪游与“cos型”导游,私家导游服务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