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呼和浩特,尽享地道蒙餐美食之旅”

“自驾游呼和浩特,尽享地道蒙餐美食之旅”"/

自驾前往呼和浩特品尝蒙餐,是个非常棒的主意!呼市是内蒙古的首府,蒙餐的选择非常丰富且地道。以下为您规划一份自驾品蒙餐的行程建议和要点:
"一、 自驾路线与准备"
1. "出发地与路线:" 请根据您的出发地规划具体路线。大部分地区通过高速公路可以到达呼和浩特。 例如,从北京出发,可以上京藏高速(G6)转荣乌高速(G7),在呼和浩特南或呼和浩特西下高速。 导航APP(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是必备的,实时路况和推荐路线很实用。
2. "车辆准备:" 确保车辆状况良好,特别是轮胎、刹车、油液等。 内蒙古昼夜温差大,秋冬季节可能降温明显,请准备合适的衣物和保暖用品。 如果是长途驾驶,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驾驶。
3. "时间安排:" 建议在周末或节假日出行,选择更多的餐厅。 工作日虽然餐厅也多,但热门餐厅可能需要等位。
"二、 呼和浩特蒙餐推荐类型与餐厅"
呼和浩特蒙餐种类繁多,从传统到创新,从平价到高端都有:
1. "必尝经典蒙餐:"

相关内容:

五一假期跟家人自驾去了一趟呼和浩特,除了景点之外,很重要的是来品尝蒙餐美食。

去之前查阅了资料,内蒙的美食很多,主要包括奶茶、稍麦、手扒肉、烤羊腿、烤全羊、羊杂碎等,由于人少吃不了烤全羊,于是挑选了部分自已喜欢的品尝了一下。到了呼市又咨询了当地人,挑选了当地人经常去的馆子,感觉非常好。

稍麦

据说稍麦的起源就在呼和浩特市的玉泉区。关于稍麦,有一个故事,传说明末清初之时,在归化城中(今玉泉区),大南街大召寺有哥俩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收入,为了今后娶媳妇成家,弟弟在包子上锅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稍带卖的钱积攒起来。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捎带着卖之意。

呼市内卖稍麦的店铺很多,店面上有写“稍麦”的,也有写“烧麦”的。这家老字号门店的顾客大多都是当地人,他的门头写的是“稍麦”。

据当地人介绍,正宗的稍麦只有一种羊肉馅,都是现包的。还有品种众多的可口免费小菜。

这里的稍麦是论“两”卖的,所谓的一两就是一笼屉,8个稍麦,有蒸、煎两种做法,喝的只有砖茶。这就是一份煎的,还有免费的小菜。

这是蒸的,其外形束折如花,皮薄馅嫩,浇上辣椒油和香醋,那味道太美妙了!

手扒肉

在我的家乡山东,流行吃山羊肉,几乎没听说有人吃绵羊肉的。但在内蒙,主要是吃绵羊肉。在内蒙古的草原上,流传着一个关于手扒肉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的一位牧民为了庆祝丰收的秋天,准备了大量的羊肉,并把它们放在一口大锅里煮。当肉煮熟后,他发现没有餐具,于是他就用手将肉撕开,分给在场的每个人。这个传统被保留下来,并成为了内蒙古的一种特色美食。

这是我们来吃手扒肉的饭店。

手扒羊肉是一道地道的蒙餐,这里做的手扒羊肉肥瘦结合,质地松软,肉质松软,蘸着酱油、醋、辣椒油调制的三合油或蒜末辣椒油等调料,味道香醇,几乎没有膻味。如果不吃顿手扒肉,等于白来内蒙古。

这家饭店获得的荣誉。

这家饭店的包间,不同于我们山东的酒店房间布局,很有民族特色。

奶茶

这是我们选的饭店名叫“巴音浩日娲”,在这里,我们品尝了奶茶、羊杂汤和酱牛肉。

  这家饭店的大堂格局非常雅致,明厨亮灶,服务很好。

奶茶是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由于加入了盐,奶茶略带咸味,与一般的甜味奶茶有所不同。同时还添加了炒米、牛肉干和奶皮子,不仅增加了口感层次和咀嚼感,还带来了独特的香味,好喝不腻口。

羊杂碎

羊杂碎就是羊下水,包括“三红”,即羊的心、肝、肺;“三白”,即羊的肠、肚、头蹄肉。把羊下水切成丝做成汤,传统的羊杂碎用老汤熬制,放入切好的羊肺、羊肚、羊肠,越熬越香,羊杂充分吸收了老汤的味道,酥烂绵软,醇香味美。

酱牛肉

酱牛肉是呼和浩特著名的清真名菜,始于清代中期,由“万盛永”经营者刘禄所创制。优质酱牛肉色泽酱红,油润光亮,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肉质紧实,切片不会松散,咸淡适中,酱香浓郁,不硬不柴,肉质软烂,口感丰厚,恰到好处。

莜面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原粮叫“莜麦”。

莜面花样全席包括烤土豆、莜面窝窝、莜面馀馀、莜面山药鱼鱼、莜面顿顿和吉祥狮,还有小料、汤料。吃法是先放上土豆泥,再放入小料,舀上汤料,最后放入莜面,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涮羊肉

经当地人推荐,来到这家店吃涮羊肉。据说,到了饭点,来此用餐的人络绎不绝。

厨师正在手切羊肉,刀法娴熟,肉片均匀。

还是用的铜火锅。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丝、虾油等作佐料,肉片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

焙子

焙子富集了鲜明的地域气息,是呼和浩特人最喜爱的特色面点。传统焙子是用特殊的土炉烤制,香酥可口,外脆内暄,麦香浓郁,香满街头。白焙子,咸焙子,糖焙子,油旋儿,豆沙焙子,糖三角还有红糖白糖之分;圆的,方的,长方的,三角的,椭圆的,无需炫耀,却暗自用色、香、形,构成面点的豪华阵容,成为呼和浩特人最难忘的家乡味道。

发布于 2025-09-15 05:58
收藏
1
上一篇:到丰台过大年,尽享“跟我看丰台”之吃在丰台美食盛宴 下一篇:万丰餐饮街,靓丽炫彩,味蕾在美景中尽享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