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 午 安 康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200多年前的纵身一跃,屈原洗去了忧国的苦闷,留下了千古之《离骚》。端午的由来深入人心,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已经演化成一个民俗与现代相融的公众节日。

五月五,过端午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
北海的人们都习惯做些啥
跟日报君一探究竟
1
扒龙船

1984年,在北岸海域举行的端午龙舟赛盛况空前,11艘龙舟参赛,岸上观赛人群绵延近2公里 (图片摘自《老城旧事》)

在北海,一定要讲“扒龙船”,而不是“赛龙舟”,这样才能展现原汁原味的北海风情。北海疍家渔民靠海为生,深信扒龙船可免时疫得海顺,有“龙船鼓响疫鬼退”的流行语。20世纪80年代,是北海扒龙船活动的鼎盛时期,在外沙至北岸一带近海水域开赛,渔业公社、港务、航运、水运、北捞等单位系统常组龙舟队参赛,连香港的龙舟队也曾角逐。



近几年,随着疍家文化的弘扬,北海的端午扒龙船“战场”已移师侨港,更是配套了祭港仪式、龙船百福宴等活动,成为端午节北海最具热点的地方之一。


2
香茅浴
端午节这一天,北海人以香茅等草药煲水给小孩洗浴,说是能避邪驱瘟驱虫,使小孩健康成长。还流行着一句香茅浴“北海rap”:“拍拍胸,冇惊风,拍拍背,寿千岁”。
端午时节的北海已然非常潮湿闷热,此时泡上一次香茅浴,倒也确实让人浑身上下爽歪歪一下。


科普时间
中医认为,初夏的湿气容易蒙蔽人的清窍,使人昏昏欲睡、没有精神,而香茅等芳香化湿类药物具有醒神通窍的作用,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如果在洗澡时放点香茅,不仅香气四溢,而且洗完后人的皮肤会感觉很干爽,连出汗都变少了。”

端午香茅浴“汤底”原料 (图片摘自网络)

3
食粽子
在“稳食大过天”的北海人心中,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配套”的没事,端午自然离不开粽子。先带一下节奏,北海的粽子基本是咸的!咸的!咸的!

北海传统包粽神技(图片摘自网络)

北海三角粽 (图片摘自网络)
翠绿粽叶,橙黄糯米,这是标配。再往里扒一扒,可就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各种风格的馅儿可是爽到飞起...绿豆猪肉粽、板栗海鸭蛋黄粽、虾米鱿鱼干粽、五香扣肉粽、没有馅儿的灰水粽!还有等等等......
流传自北海多年的灵山大粽,广西特色的黑米壮乡粽,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三低”养生粽,星某克“星冰粽”,都可以在北海的端午市场上分一杯羹,更加证明了北海人民的舌尖对于各方美食的包容性。
不管粽叶里的内容千变万化,一直不变的是北海人民的端午民俗情怀。一杯清茶一粒粽,是端午时节北海食客们最常见之一景。
4
刨西瓜

五月五,刨西瓜 (图片摘自网络)
北海西瓜产量丰富,尤其到了端午节前后,本地西瓜大批量上市,给端午“刨西瓜”的习俗提供了物质保障。刨西瓜,是为西瓜一分为二,用勺子直接“刨”着吃完半只。如此狂放的吃瓜方式,一则是为了消夏解暑,毕竟“夏天不想离开家,空调Wi-Fi和西瓜”;二则是为了“象形”,毕竟能亲自扒龙舟致敬屈原致敬端午的是少数,芸芸众生用刨西瓜仿着扒龙船(勺子拟桨,瓜瓤拟水面),也不失为一种自娱自乐之道。
题外话
在北海流传着“五月初五落‘龙舟水’”的说法。根据旧时农作经验,五月初五这一天或前后三五天一般要下大雨,雨势较大地面积水,雨点落到地上时有许多水波(泡泡),这就是“落山水”,北海人称之为“落大水”“落山水”“落龙舟水”。五月初五是北海每年“山水天”(汛期、雨季)的真正开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留给众生的
不止端午节,不止粽子龙舟
还有千古的名篇
还有积极坚定的理想追求精神
清茶两杯
一杯敬屈原,一杯敬明天
唤醒民族情怀,温柔着时光

日报君祝各位网友
岁月静好,端午安康!
资料来源:北海市志办(方志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