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门泊东吴万里船”,探寻这句千古名句的深远意蕴

“门泊东吴万里船”,探寻这句千古名句的深远意蕴"/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
要理解这句诗的意思,需要结合整首诗和当时的背景:
"整首诗:"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气象万千,色彩明丽,充满了生机和喜悦。
"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杜甫当时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安家。 唐肃宗上元元年(762年),杜甫曾被任命为左拾遗,但不久后因上疏为房琯辩护而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他看到官场黑暗,加上关中地区发生饥荒,便在第二年(763年)弃官西行,乘舟流落蜀地,在成都定居下来。
"逐句解释“门泊东吴万里船”:"
1. "门 (Mén):" 指的是诗人草堂的门口。杜甫的草堂靠近浣花溪。 2. "泊 (Bó):"

相关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里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诗《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意境优美,令人回味。诗的全文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简洁明了,很容易理解,但大家对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却存在分歧。

有人认为,“门泊东吴万里船”意思是门外停泊着来自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有人认为,“门泊东吴万里船”意思是门外停泊着要去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还有有人认为,“门泊东吴万里船”意思是门外停泊着来往于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

到底是来自万里之外的船只,还是要去万里之外的船只?还是来往于万里之外的船只?粗略一看,这三种解释好像都说的通,但是哪种理解更准确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要想能清楚,我先看看这首的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家在鄜州避难。为了报效国家,参与平定叛乱,杜甫只身北上。谁知时运不佳,被叛军抓住。次年,杜甫逃出敌营。此时杜甫全家已陷入了困境,杜甫不得不携家带口走上避难逃亡的路。在逃亡过程中,杜甫一家生活贫困潦倒,小儿子饿死在逃亡的路上。杜甫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并通过诗歌记录下了这些经历。兜兜转转,杜甫来到了相对安全的梓州。公元653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回到了成都草堂。当时正值春天,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随手写下了《绝句》这首诗。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深有体会。安史之乱被平定了,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振奋精神的事。作者笔下的黄鹂鸟、白鹭等不仅都充满了活力,更是春天的希望。作者写景的目的是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历经安史之乱的苦难生活,诗人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唐王朝可能恢复元气的希望。“门泊东吴万里船”正是能让诗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事物之一。只有门外停靠的着来自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才能说明战乱已经结束,从四川到东吴的水路已经打通了,人民的生活有望了。

因此,我更推崇将“门泊东吴万里船”理解为门外停泊着来自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大家认为呢?



发布于 2025-09-13 20:58
收藏
1
上一篇:杜甫绝句深度赏析与跨界新唱艺术融合探究 下一篇:诗词考证,探寻“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景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