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夏天比东北还凉,热带海岛凭啥成了避暑顶流?
七月,北京夜里31℃,上海34℃,重庆冲38℃。

海南,热带,28℃。
数据一出,机票秒空。

海是最大空调。
四面环水,海水白天吸热,夜里慢慢放。

风从海面吹进来,像24小时开着最大档风扇。
实测海口海边比内陆低4-6℃,体感差一个季节。
纬度也帮忙。

18°-20°N,刚好躲开副热带高压核心区。
高压跑去欺负长江流域,海南留条活路。

历史记录,35℃以上高温全年不到5天。
森林把阳光吃掉一大半。
62%的地表是树,树荫下气温再降2-3℃。

雨林蒸腾,每天给空气洗一遍澡。
湿度高却不闷,温度低才是关键。

人不多,楼不高。
岛上人口密度不到珠三角一半。

车少、厂房少,热岛效应被海风吹散。
晚上十点,街边还能遇见穿长袖的本地人。
再看内陆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盆地+高压+高楼,热得立体。
西安、郑州,背风坡焚风一刮,39℃成日常。

漠河夏天日照17小时,也能飙到36℃。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有人七月去三亚,带了两件外套。

第一天海边吹风,第二天雨林徒步,第三天直接睡午觉。
朋友圈晒图,定位“避暑”,点赞破千。

机票从1200涨到2800,还是秒光。
想复制这份凉快,记住三句话:
选靠海城市,找高森林覆盖,避开高密度城区。
直接抄作业,无脑复制,明天就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