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抗哥华丽转身,戏班生涯,探寻雷州半岛诸神庙传奇之旅

蛮抗哥华丽转身,戏班生涯,探寻雷州半岛诸神庙传奇之旅"/

这个设定非常有意思,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神秘感!一个“蛮抗哥”(听起来就很硬朗,充满力量感,或许可以理解为桀骜不驯的汉子)放弃旧生活,投身戏班,然后遍访雷州半岛的诸神庙,这背后可以有很多故事线:
1. "为何“蛮抗哥”要转行?" 他原来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意,或者有某种执念、不甘,想寻找新的出路和寄托。 他可能对戏剧艺术有特殊的兴趣和天赋,或者是在某个机缘巧合下被戏班吸引。 “蛮抗”的性格可能让他难以在传统社会中立足,而戏班这种流动性、社群性的环境或许更能容纳他的个性。
2. "戏班的生活与演出:" 他们演的是什么样的戏?是反映当地生活的民间小戏,还是祭祀神明的酬神剧? 在雷州半岛的演出,会与当地的民俗、信仰产生怎样的互动?戏班是否会参与到当地的节日庆典中? “蛮抗哥”在戏班里的角色和地位如何?他是否凭借自己的“蛮力”或特殊才能脱颖而出?他是否与戏班其他成员关系如何?
3. "游历诸神庙的动机与经历:" "纯粹的好奇与探索?" 雷州半岛多

相关内容:

第一章

入小镇蛮抗哥观神庙

真威武关帝华光神威

五月的诞期,主要是五月十三的关公诞。雷州半岛的关帝的神函一般都是“宣封忠义仁勇关圣帝君”,主要都是乡镇上供奉,一般都是关帝、华光坐同一个庙,或者是关帝、康皇。究其原因,关帝宫是武财神,镇上的居民大多都是从商贾的,故而大多都是供奉关圣帝君,以求生意兴隆,一本万利。相对来说,五月十三的神诞是隆重的,商人赤子信众们筹资请雷剧班来唱上几天,通常都有半个月以上。

我们欢乐雷剧团在五月接到了一个比较偏远的镇子的,毫无疑问,是庆贺关帝宫圣诞的。班主华哥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这里,路途虽远,道路破烂且颠簸,但是我们也是乐在其中。一路倒也平安,天气也好,风和日丽。看着路边的成片成片的甘蔗,在风中摇曳着他婀娜多姿的身姿,风情万种。这是雷州半岛的最甜美的甘蔗,使得位于雷州半岛中部的遂溪县获得甜县的荣誉称号,更是千千万万雷州半岛人发达致富的好帮手。看着甘蔗林,心里也是美滋滋、甜蜜蜜,情不自禁就哼起了邓丽君的那首“甜蜜蜜”。旁边的正旦芳姐也非常的开心,随口唱起来姑娘歌:“每月商羊三下舞,亦遂子儿耕农夫。得苗得豆得稻麦,蔗得有糖并得薯。”杂仔才哥也发歌瘾,和芳姐对唱起来,博得大家阵阵喝彩。真是愉快的旅途。

来到小镇,大家都手搭手,相互配合,搭建好歌楼,做好唱戏前的准备工作。本来空荡荡的歌楼,随着各种台布的布置,显得气派非凡,蛮抗哥有诗为证:

平地起高楼,巍峨且秀丽。

名为文化楼,更是梨园地。

今逢神诞期,灵神威著饮赫奕。

雷歌来赞颂,神乐人欢在今朝。

看罢兴亡多少事,出将入相戏台行。

歌舞升平歌盛世,神灵显赫佑万民。

镇子里的人看到戏班来了,非常的开心,帮忙的帮忙,问候的问候,不禁令人感慨雷州半岛人民的淳朴善良。搭完戏楼,距离化妆时间还早,我个人喜欢到处溜达,看看风景,看看有没有让人期待的东西。首先去的首要目标就是镇上的庙。来到庙前,只见庙门上方写着十分醒目的三个字《关华庙》,一看到这个庙名,我就知道里面供奉的是关圣帝君和华光大帝。进去一看,果不其然。真的是供奉这两位神祗。

雷州半岛的庙宇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色,那就是往往会把供奉的神灵的名字作为庙的名字,使人一目了然。例如:华光庙、白马庙、灵岗庙、天后宫等等。如果是两三个神灵同祀一庙,就会用两个神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代表,例如:关康庙、侯朱庙、康车庙、关华庙、雷麻庙等等。也有三个神组合的,例如:雷祠三殿庙,忠乌白庙、三圣庙、三座庙等等。如果用心去观察,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这些特点。

进到庙里,赫然看到两座尊神威风凛凛地坐在神格中,左边的是关圣帝君,右边的是华光大帝。关圣帝君前面是关平太子和周仓将军,华光大帝前面是千里眼将军和顺风耳将军。都是他们固定的随从左右侍神。只见关圣帝君头戴金盔,身穿文武袍,左手拿一本《春秋》,右手抚摸着他的美髯,脚踏两只小狮子。金盔上有珠帘,仔细点一下,刚好十二串,象征着其帝王的身份。关帝脸色呈重枣色,丹凤眼,卧蚕眉,五绺美髯飘飘乎于胸前。神情自然,面露微笑。左下方的白脸帅气小伙,头戴盔甲,双手捧官印,身穿战袍肃立,是为关平太子,右下方的黑脸短须大汉,头戴兜帽,手持青龙偃月刀,怒目远视,是为忠心耿耿、鞍前马后、任劳任怨的猛将周仓。

这种造型的关帝属于文相的关帝,神像一般分为文武相,简单来说,不拿兵器的,拿书的就属于文相,反之拿兵器的就是武相。或者端坐着的就属于文相,站着的,有坐骑的都属于武相。总的来说,看起来斯斯文文,文质彬彬的就是属于文相,看起来威武霸气,显得凶恶的就属于武相。看着威武的关帝神像,蛮抗哥心中肃然起敬,不禁暗赞关帝神威震远,英灵显赫。蛮抗哥有诗赞曰:

显赫关帝宫,端坐庙堂中。

忠义仁勇将,万古逞英风。

赤胆扶大汉,单刀过江东。

今成武财神,香火贯长空。

看罢关圣帝君,再来看华光大帝。华光大帝年轻帅气,相貌堂堂,眉生三眼,遍观天下,炯炯有神,仪表不凡。他善时现天真玉相,英俊潇洒,恶时现青面獠牙,怒目金刚。传说其嫉恶如仇、武功又高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很有冲劲,是不少年轻人心中的偶像。特别是武馆、狮团、鹰雄队的年轻人,更是对华光大帝推崇备至,在年轻人心里的地位丝毫不输于当前的流量娱乐明星。


只见华光大帝头戴金盔,金盔光灿灿,身穿锁子甲,战甲绣金龙。左手握金砖,金砖玄妙变化无穷,右手拿玉戟,玉戟神兵显露芒锋。脚穿蹑云鞋,足踏八方邪鬼授首。左脚踏火轮,火轮炎炎随心常转,右脚踩白蛇,白蛇吐信使人心寒。中间一只神火鸦,仰头瑟瑟急归降。

左下方是千里眼离娄将军,你且看他,恶似夜叉,青面獠牙,眉生三眼,口似血盆。身穿马褂,左手搭凉棚做观望状,右手持半月戟,身体前倾,只为看得更远更清晰。右下方是顺风耳师旷将军,形似鬼卒,身强体壮,大大的招风耳,左右摆,上下听,三界之内,岂有不听。左手持开山大斧,右手放在右耳后方做聆听状,双眼微眯,精神全部集中于听觉。

神像之精美,蛮抗哥不能详尽的表达,现场观摩才能更震撼。看罢神像,我又仔细地欣赏了墙上的牌匾,壁画,真是美轮美奂,美不胜收。各种艺术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蛮抗哥沉醉在庙里的艺术工艺不能自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间已是傍晚。回到戏楼,和团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吃过晚饭。就准备化妆上台唱戏了。晚饭吃得很饱,镇子里的招待还是不错的,有鸡有鸭有鱼,人们的生活在变好,物质生活质量在提高。这是盛世,盛世我们应该讴歌,用雷剧的方式去讴歌。

画好了妆,就准备登台唱戏了。由于今天是第一晚,按照雷剧的习俗,首先要颂神,然后要做开台戏《八仙贺寿》、《七仙送子》、《六国封相》,接下来才是正剧。雷剧的颂神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神圣的古老神秘仪式,颂神的目的在于请神灵回到庙里看雷剧,接受赤子信众的供奉,赞颂神灵的来历、美德、功绩,乞求神灵继续的保佑。总的来说就是属于“媚神娱神”的一种。表达雷州半岛人民懂得感恩的品质和美德。表达了雷州半岛人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淳朴的思想和民风。

颂神仪式一般都是由团里的杂角和正旦双双跪在戏楼上面对神灵的方向唱歌。唱的是姑娘歌的调子,十分的动听且神圣。杂角和旦角一人一句,一唱一和,歌颂着神灵,把镇里的信众的心声通过姑娘歌的形式唱出来。

杂角:“啊嘞,双膝齐齐拜参参,宝诞赞扬礼应当;头台讴歌答神圣,部下代回给圣神。”

旦角:“啊嘞,初进清香腾宝鼎,鞠躬坛前子诚心;烟生万里祥云合,花发灯前瑞色明。”

......

杂角:“啊嘞,意宣完周驾停宽,车也停轮马停鞍;下马停轿宽龙驾,草草讴吟颂合坛。”

杂角:“今维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第十九都.......居住奉道......”

旦角:“啊嘞,歌颂完周求庇保,保女佑男祝三多;多富多贵多男子,三多九余福满堂。”

......

杂角:“啊嘞,神送贵丁给凡养,养大养高读文章;也似燕山教五子,登科个个名俱扬。”

......

颂神完毕,杂角和正旦退场,群众们燃放鞭炮、烟花。锣鼓声、炮声、人的欢呼声,这种场面,其乐融融,十分和谐。

颂完神,休息片刻,就准备做开台戏了。这时候,我在后台听到戏楼前面有嘈杂声,有人在吵吵闹闹,大声喧哗,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锣鼓声也不响了,整个戏班都停了下来,班主华哥也不知道啥情况,赶紧跑到前面去看。我也喜欢凑热闹,很好奇,但是我化好妆了,也不能冒冒失失跑下去看。只能从戏台挂布中露出一个小脑袋,看着外面的情况。

戏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发布于 2025-09-13 11:43
收藏
1
上一篇:雷州府志坛庙篇,揭秘府属与海康县属坛庙(上篇) 下一篇:探寻湛江市雷州古城,古建筑与古庙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