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瑰宝,湛江雷祖祠——雷阳八景雷岗耸异,粤西最大祠堂之雄风

岭南瑰宝,湛江雷祖祠——雷阳八景雷岗耸异,粤西最大祠堂之雄风"/

您提到的信息点都指向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个著名地点——"雷祖祠"。我们来梳理一下:
1. "岭南地区最大祠堂之一":雷祖祠确实是中国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非常宏大和重要的祠堂建筑之一。它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祭祀雷祖(即唐代著名航海家、军事家、爱国将领张保皋)的场所。 2. "雷阳八景之雷岗耸异":雷祖祠所在的位置原是“雷阳八景”之一“雷岗耸异”的景观点。“雷岗”指的是雷祖祠背后的那座小山丘,登高远眺,视野开阔,风景独特。雷祖祠建在岗上,与“雷岗耸异”的景名相呼应,体现了其地理位置和景观特色。 3. "广东省湛江雷祖祠":这是该祠堂最准确的地理位置描述。雷祖祠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是湛江市区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文化建筑。
"总结来说:"
您描述的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雷祖祠"。它不仅是岭南地区规模宏大的祠堂之一,也是历史上“雷阳八景”中“雷岗耸异”的著名景观点。这座祠堂是为纪念唐代航海家、爱国将领张保皋(雷祖)而建,在湛江乃至岭南地区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位。

相关内容:

雷祖祠,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州城西南五里的英榜山上,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祖〕的祠堂。雷祖祠称"雷岗耸异",为雷阳八景之一。 也是广东省的地方民间信仰之一。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祖祠依山而筑,北村南趋,山下是一望无垠的万顷洋田,其势极其雄伟壮观。祠分三进,由山门、正殿、侧殿、后殿、东西康、钟鼓楼、碑廊等建筑组成,全部建筑沿中轴线布局。顺山门青石板台阶抬级而上可直通后殿,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洞堂之一。


山门依屋字三间面宽洞开而开,为硬山顶,硬山润模式结构。山门对联:"霹雪开天南一祖,声名为海北同尊",是对雷祖降世的美丽传说及"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的赞誉。二进为洞的建筑主体,分正殿及东、西侧殿。正殿前设有拜事,整个建筑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陈文玉(中)、李太尉(即汉朝的李广,居左)及英山石神(右),俗称"雷祠三殿"。正殿面宽进深各三间,硬山顶,四往格梁式梁架结构,举梁平缓,前檐顾出檐极宽,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地方特色。沿着前增顾可从东侧殿直通西侧殿,殿前屏风精雕细刻,玲挑剔透,巧夺天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民间传说陈文玉是一位半神半人式的充满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陈太建年间,古台州城西南五里白皖村有一村民,名日陈鉷,以捕猎为生,家中养有一只九耳异犬,每次出猎皆卜犬耳,所捕猎物与犬耳所动相应。一日九耳齐动,陈氏日:"今必大获矣!"便邀其邻居十余人,同往州北之乌仑山。山中荆丛密绕,犬自早晨吠至太阳落山,无一兽出。猎人奇之,伐木而视,见猎犬从地里挖出一大卵,陈氏不知为何物,便抱回家中。次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陈氏大恐,便置卵于庭中,忽然卵为霹雳所开,跳出一男孩,两掌有文,左曰"雷",右曰"州"。陈氏将男孩禀明州官,官收卵壳寄库,男孩交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文玉聪颖过人,勤学不辍。长大后,功力绝伦,武艺盖世,文武兼备,屡受荐举,文玉却以双亲年老为辞,拒不当官。曾自谓曰:"'侍君不能侍亲',愿问寝视善,以乐父母余年。"陈氏夫妇享年百十有三,相继殁于唐贞观二年。文玉为之守墓三载。


唐贞观年间,南合州境内居有黎、瑶、壮、察、侗、苗等少数民族。唐王朝为了稳定边疆,便启用土著陈文玉出任本州刺史。

陈文玉任职期间,精察吏治,巡访境内,消民疾苦,政教并行,使人民安居乐业,民皆富庶,风俗大变。在施行德政之余,文玉深感本州乃天南重地,四海有事,兵家必争,为使黎庶安宁,便大修城池,公款不足则自捐薪俸,不费民财,并具疏把古合州改名雷州。雷州之名乃始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而沿用至今。

唐贞观十二年正月十五日,正当城工告竣,文武僚属欢欣巡城之际,文玉却生两翅,白日升天。百官见状,伏地而拜,文玉终年68岁。为了纪念这一个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尊陈文玉为雷祖,称为"雷祖祠"。

发布于 2025-09-13 11:43
收藏
1
上一篇:千年雷州府雷祠出游镇瘴厉传奇,今朝暂停年例抗肺炎,历史与现代的矛盾交响 下一篇: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探寻皇权之下的历史传奇与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