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桂林万象城外街转角处有一家名为“大家发·爆汁牛肉丸专门店”的小店,老板将潮汕烟火味,化作一颗颗能在舌尖起舞的牛肉丸。这弹牙爆汁的牛肉丸,让不少顾客成为小店的回头客。
★推荐理由★肉丸筋道汤底清甜
以前总觉得肉丸要么太粉,要么太硬,这家的牛肉丸不一样,筋道十足。顾客能吃得出来是纯肉制作的肉丸,越嚼肉香越浓,汤底也清甜,配着芹菜粒和炸蒜,味道很好。
——家住秀峰区红头岭社区的秦女士★记者探店★透明厨房见真章 弹牙爆汁唇齿香
近日,记者来到这家小店,店面不大,室内只放得下两张小桌,但布置得很温馨。门口的玻璃上、吧台的桌子上、室内的墙壁上都贴着暖黄色的海报,让店面整体色调很舒适。
顾客进门后,很容易看到只有两口小锅的厨房,一口锅用来煮肉丸,一口锅用来烫青菜和面食等。小店老板黄丹燕告诉记者,所有带汤的菜品都在这里完成,让顾客看得见,吃得更放心。调料就在旁边整整齐齐地放着,看着干净卫生,给人一种很有食欲的感觉。旁边的大锅装着牛筒骨清汤,是牛肉丸的黄金搭档。“汤底用牛骨熬煮了3-4小时,炸蒜都是我们自己做的。”黄丹燕说。
这家小店大多数时间是黄丹燕的妹妹小黄在店里照看。记者见到小黄的时候,她正熟练地给顾客煮牛肉丸。从大锅里舀两勺牛骨汤到小锅,大火煮开,放入牛肉丸,再煮几分钟。牛肉丸在锅里翻滚时,她已经把豆芽、生菜烫好盛在碗里了。等牛肉丸煮好,带汤一起装进碗里,撒上一把炸蒜、芹菜,就可以带着热气上桌了。
一口咬下,牛肉丸内部的纹理清晰可见,气泡孔还泛着光泽,肉汁丰富。咀嚼时嫩滑弹牙,还有阵阵的牛肉荤香在唇齿间流连。蘸上从潮汕运来的沙茶酱,口感更丰富了。
记者在店里看到,牛肉丸不只可以搭配素菜,还可以搭配新鲜的生料和米线、面。可以选择的口味也有很多种,如黄金酸汤、肥汁香辣汤、牛骨原汤等。如果觉得只有牛肉丸有点单调,还可以尝尝店里的卤味小吃和特色饮品。
★小店故事★“千锤百炼”出好货 潮汕姐妹守乡味
经营这家小店的是一对来自潮汕的姐妹花,姐姐主要负责肉丸的生产和单独销售,妹妹负责在店里值守。她们在这里开店的理由很简单,吃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潮汕味道,就在桂林开一家爆汁牛肉丸专门店,装修成她们理想中的样子,让小店充满松弛感。黄丹燕说:“要让这家店有着潮汕的烟火气,不只是环境像是潮汕的街边小店,味道也应该是地道的潮汕味。”
做出地道的潮汕味道,作为潮汕人的黄丹燕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告诉记者,肉的选取是保证牛肉丸弹牙爽口的重要因素。每天早上,她都要亲自去市场上挑选最新鲜的黄牛大腿肉,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香精和凝固剂,扎实的用料带来的是纯正的肉香。她说:“平均每片牛肉需要历经长达30分钟的捶打,不仅要力量均匀,而且中途不能中断,否则肉不成泥,牛肉中的水分也会大量流失。每5公斤的牛肉,要挑出100克的筋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细腻柔韧的口感。打好的肉糜还须在恒定的低温中进行搅拌,温度过高肉质会产生变化,需要加入冰水,让肉糜更加细腻顺滑。”
黄丹燕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老顾客来吃牛肉丸,大多数是住在附近的居民。顾客对牛肉丸的认可,让黄丹燕很有成就感,她还推出了猪肉丸、墨鱼丸,丰富顾客的选择。为了方便顾客在家就能吃上潮汕味道,这里的肉丸除了可以堂食,也可以称斤打包,要是距离远,还可以抽真空包装再快递。制作丸子、打包、运送成了黄丹燕每天必做的工作,这也是黄丹燕经常不在店里的原因。
就这样,一颗颗“千锤百炼”的手打牛肉丸,不仅填饱了食客的胃,更慰藉着游子的心。黄丹燕姐妹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将潮汕烟火气,熬煮进清甜的牛骨汤里,揉打进弹牙的肉丸中。这份对家乡味道的执着,让这家小店成了飘散着正宗潮汕香气的温暖之处,也成了许多异乡人舌尖上那份挥之不去的念想。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石艳红)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