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情,一方手帕,尽显优雅风范

古代风情,一方手帕,尽显优雅风范"/

您说得对,在古代,手帕(或称汗巾、手巾等)确实不仅仅是实用的物品,它在很多文化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并体现了使用者的品味和身份。
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为什么古代的手帕显得如此优雅:
1. "材质考究":古代制作手帕的材质非常讲究。贵族或富裕人家会选用丝绸、细棉、精麻等上等材料。丝绸尤其珍贵,光泽华丽,触感细腻,用它制成的手帕本身就带有一种高雅的气质。普通百姓则可能使用麻布或较为粗糙的棉布,但其作为“方巾”的规制依然体现了一定的仪式感。 2. "工艺精湛":古代的手帕制作工艺,如印染、刺绣、织锦等,往往非常精湛。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龙凤、几何纹样)、雅致的配色,以及细致的绣工,都让手帕增添了艺术美感和价值。 3. "形制规整":“方”是古代手帕常见的形状,象征方正、规整、庄重。这种规整的形态本身就带有一种古典的雅致感。其尺寸大小也往往适中,便于携带和使用,同时又显得有分量。 4. "多重功能与礼仪象征": "擦拭":最初的功能是擦汗、擦脸、擦手,保持仪容整洁。 "遮

相关内容:

有时候会很怅惘地想,在永和九年,宣和四年,又或者在庆历十三年,是那么闲淡风雅的年月,在薰风暖日里,有多少张鸳鸯锦帕在醉花荫下绣成,又经多少双纤纤素手,传递到另一个的手里。沾染多少浓情蜜意,就会许下多少山盟海誓。

是这些轻俏又温柔的小物件,被珍而重之地放进香囊,在山水迢遥不得相见的夜晚,掏出来看。

幸好有孔尚任,有汤显祖,有柳永,有周邦彦,有他们的锦绣文字,我们知道了古代手帕非只用来擦汗,簪子并非只用来束发,扇子并不只用于乘凉,它们也可以是信物,交付最亲爱的那个人手里。

有的信物被轻易抛却,有的一直留存于奁匣。被抛却的那些东西,总会回来,会在某个凌晨、某个黄昏、某个夜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被惘然想起。

留存下来的,终有一日,越过风烟万里,越过悲欢岁月,与你相见。

手帕&信物

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

《红楼梦》里,手帕多次出场。

宝玉挨了打,怕黛玉担心,遣晴雯两块用旧的帕子送去黛玉那里。

晴雯不解。宝玉说;“你放心,她自然知道。”

“林黛玉听见,越发闷住,着实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连忙说:"放下,去罢."晴雯听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

旁人自然不解其意,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其中有誓两心知”。

自此以后,宝黛二人几乎没有再发生大的争吵。这是为什么?因为宝玉送了这两块帕子给她。

在黛玉心里,宝玉送给她的,不仅仅是两块半旧的手帕,而是定情信物。

《红楼梦》剧照

帕子是贴身物品,是十分隐私的东西。用得半旧,便沾染了身上的气息。拿去送人,便是“见物如见人”的意思。

要知道,宝玉曾经将北静王送他的鹡鸰香串转赠黛玉,被黛玉嫌弃了。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哪怕贵如北静王,别的男人拿过的物件,黛玉便不肯收。宝玉的旧帕子,用意却不相同。

这么一方小小的丝帕,温软,轻盈,有着爱人熟悉的气息。捏在掌心,仿佛是握着他整个人。

一个人,遇上另一个人,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递上一张手帕。如此含蓄,却又如此的刻骨缠绵。


手帕&饰物

古时候,女子流行戴臂钏。这臂钏时不时就会滑下来,也烦人。

不要紧,兰心蕙质的女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手帕叠成同心方胜,掖在臂钏当中,就不会滑下来了。

澹澹衫儿薄薄罗,雪白细腻的手臂,莹润精巧的臂钏,再配上小小丝帕,恰似一株出水的荷,袅娜,温柔。

《金瓶梅》多次提到了金帕,第五十一回中写到,李瓶儿与潘金莲托西门庆女婿陈经济买手帕,陈经济说:“门外手帕巷有名王家,专一卖各色改样销金点翠手帕汗巾儿,随你问多少也有。”

什么“老金黄点翠穿花凤汗巾,一方银红绫销江牙海水嵌八宝汗巾儿,还有一方闪色麻花销金汗巾儿”,什么“一方娇滴滴紫葡萄颜色四川凌汗巾儿,上销金间点翠,十样锦,同心结,方胜地儿,一个方胜儿里面一对喜相逢,两边栏子儿都是璎珞出珠碎八宝儿”。手帕精致不说,花样还多。

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手帕简直是不可缺少的道具。

“凤箫伺候三奶奶兰仙穿了衣裳,兰仙凑到镜子前面仔细望了一望,从腋下抽出一条水绿洒花湖纺手帕,擦了擦鼻翅上的粉……”

“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

“七巧挽起袖口,把手帕子掖在翡翠镯子里……”

在风情万种的民国女子这里,这一方小小手帕,简直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掖在腋下是中国女性的发明,旗袍需得有这样一样小东西来点缀,方见其妩媚。

京剧《金锁记》剧照

手帕&信笺

“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

古人写首情诗都这样讲究,薛涛纸,桃花笺都不够用,情书得用手帕写。

秦观就是手帕的爱好者,他写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山水迢遥,迟迟没有回音,他又写道:“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古时候又没有快递,千遥万远的,寄的只是几枝梅花,一块墨迹淋漓的手帕。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一边想着,一边恨着,咬牙切齿,终于不甘心,总有些什么,千山万水的,也要交到对方手里。

男人&手帕

手帕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离不开这样东西。

《红楼梦》里写得清楚,贾宝玉与蒋玉菡(琪官)相厚,两个“表赠私物”,闹是沸沸扬扬,以至于挨了父亲的一一顿狠揍。

他们之间互赠的“私物”,首先是贾宝玉解下玉佩香囊及袭人给他的“松花绿汗巾子”送给琪官,而琪官将北静王送他的“茜香罗汗巾子”转赠给宝玉。

这件事牵涉到了好几个人:贾宝玉,琪官,北静王,袭人。两条手帕,把这几个人的命运缠绕到了一起。

在电影《花样年华》里,梁朝伟缓缓从胸前的西装口袋里抽出手帕,清清爽爽一张手帕,带着体温和体香,怎么能叫张曼玉不动心动情?

优雅,其实并不需要刻意表现,它藏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里。

《花样年华》剧照

结语:

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很多东西被我们丢弃掉了,比如中医,比如开满槐花的四合院,又深又长的胡同,古老的巷子,比如这一方温暖妥帖的手帕……被丢弃的,还有风雅,风骨,士大夫气质,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我们丢弃的,可能已经被人家捡起,爱若珍宝。中医在日 本、韩国大行其道,在发源地中国却弃若敝履。一水之隔的日本,手帕仍然是居家必备之物。他们掏出手帕,掏出的是环保和优雅,而我们,掏出了一次性消费品:纸巾。

发布于 2025-09-12 10:28
收藏
1
上一篇:时代记忆,手绢里的岁月故事 下一篇:外国礼俗面面观,礼仪漫谈(第179期)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