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粥香飘暖榕城,传统习俗传承温情

拗九粥香飘暖榕城,传统习俗传承温情"/

这句诗“拗九粥香暖榕城”描绘了一个温馨美好的画面:
1. "拗九粥 (Niǎo Jiǔ Zhōu):" 特指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传统节日食品,用各种谷物、豆类、干果等熬制而成,象征团圆、健康。吃拗九粥是福州人重要的民俗活动。 2. "香 (Xiāng):" 嗅觉上的描写,指拗九粥熬煮时散发的诱人香气,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韵味。 3. "暖 (Nuǎn):" 温暖,不仅指食物带来的生理上的温暖,更深层的是指节日带来的情感慰藉、家庭团聚的温馨、以及这种传统习俗给城市带来的文化温度。 4. "榕城 (Róng Chéng):" 福州市的别称,因市内多榕树而得名。
"整句诗的意思是:" 拗九节这天,家家户户熬制的拗九粥香气四溢,这份香甜和温暖弥漫在整个福州市。
"这句诗营造了以下意境:"
"地域特色:" 突出了福州的民俗文化。 "节日氛围:" 渲染了拗九节的温馨和祥和。 "感官体验:" 通过“香”字,让读者仿佛能闻到粥的香气。 "情感传递:"

相关内容:

仙芝楼工作人员为老人送上拗九粥。

拗九节是福州尊老爱老的传统节日,更是爱心汇聚、文明传递的特殊时刻。2月27日,“爱心茶摊”活动主办方特别推出“粥暖榕城 茶香街巷”活动,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拗九粥,串联起城市街巷的温情脉络,让尊老爱老传统与城市现代文明相映生辉。

7时,安泰河畔氤氲着糯米的甜香,叶小弟爱心茶摊点的志愿者把熬制好的拗九粥分装进杯碗中。摊位旁,老人们坐在“长者茶桌”的藤椅上,一边喝粥一边拉家常。叶小弟爱心茶摊已扎根安泰河畔十余年,今年拗九节,他们不仅在爱心茶摊点位送粥,还走进周边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粥。

9时,三坊七巷仙芝楼门店开始送拗九粥。“我们的拗九粥特别添加了紫灵芝,帮助老人增强免疫力。”仙芝楼福州区域负责人说,他们为这次活动特别设计了“灵芝敬老粥”卡通形象,并选用了耐高温的打包桶,方便市民打包拗九粥。不到3个小时,门店就送出500多份拗九粥。

同一时间,五一路榕城商贸中心的爱心茶摊前热气腾腾。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从7点半便开始熬制拗九粥。为了提升老人们的体验感,有的员工特意从家中带来瓷碗和餐具,“用自家碗盛粥,有家的温度”。

在杨桥路,晓芹海参门店爱心茶摊点为周边老人提供了一整天的粥品服务,并特意准备了低糖版本,满足糖尿病老人的需求。店长田秀英说:“我们参与爱心茶摊活动很多年了,许多老人和劳动者已把这里当作休憩的驿站。参与爱心送粥活动,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希望我们的门店成为社区情感的纽带。”

北京同仁堂福州仓山店已连续六年参加市委文明办开展的拗九节公益活动,累计送出爱心粥包上万份。今年,北京同仁堂福州仓山店和台江店同时加入“粥暖榕城茶香街巷”的公益队伍,除了送出拗九粥,还免费提供把脉问诊、测量血压等服务。“今天出门早,我家还没来得及煮拗九粥,这一早喝上一碗甜甜的暖粥,我更有干劲了!”环卫工人陈女士说。

福州尚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省劳模陈秀荣带领员工早起挑选糯米、红枣、桂圆、葡萄干等滋补食材,用文火精心熬制香甜软糯的拗九粥。上午,尚干小吃宝龙店为环卫工人送上暖心甜粥。下午,尚干小吃上下杭店为周边居民及游客送上拗九粥。“让外省游客也体验到福州传统节日的温暖。”陈秀荣笑着说,“传统孝道节日要传承,我们也想用老味道煲出新温情。”

拗九节送粥行动遍布福州。在福州市儿童公园大门口的爱心茶摊前,老人们捧着热乎乎的粥,暖在心里。在金山街道中天社区居委会门前,海峡银行工作人员为社区老人送去香甜的拗九粥和小礼品。

连续两天,福州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志愿者走进22个社区,送出数千份拗九粥。在温泉街道河东社区,送粥点前排起长队,83岁的王依伯特意带上保温壶,准备给老伴带一份拗九粥回去。福延公益创始人、荣誉理事长李靖说:“奔波于各个社区确实累,但看到老人们满足的笑容,感觉一切都值得。”

一碗拗九粥的温度,悄然熨帖一座城,延续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编织了覆盖全城的“爱心网络”。“粥暖榕城 茶香街巷”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拗九节已从民俗升华为城市文明的品牌,不仅展现了福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更传递着福州的温度与情怀。当古厝边的茶摊成为文化传承的窗口,当商业门店化作公益接力的站点,当“银发族”的微笑成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福州用一碗粥书写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暖心答卷。

(记者 何佳媛 林春长 刘珺/文 石美祥/摄)

发布于 2025-09-11 10:43
收藏
1
上一篇:央媒点赞!台江“深夜食堂”魅力难挡,谁不心动? 下一篇:闽菜风味盛宴!示范餐厅名单新鲜出炉,推荐必尝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