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地形地貌
非洲主要划分为八个自然地理区域:撒哈拉沙漠、萨赫勒地区、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稀树草原、斯瓦希里海岸、热带雨林、非洲大湖区和南部非洲。其中一些区域,如撒哈拉沙漠和萨赫勒地区,横跨大陆的广阔地带,而另一些区域,如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大湖区,则是相对孤立的地理单元。每个区域都孕育着独特的动物、植物和人类社群。
非洲气候分布图
1.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热沙漠,覆盖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接近美国国土面积,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25%,是非洲北部最突出的地貌特征。撒哈拉沙漠拥有若干显著的物理特征,包括沙丘群(沙质沙漠、ergs)、砾漠(regs)、岩漠(hamadas)和绿洲(oases)。沙质沙漠约占撒哈拉沙漠20%的区域,是由绵延数百公里、高度超过300米的沙丘组成。这些沙丘群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的西部地区,包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以及马里和尼日尔的部分地区。沙丘中蕴藏着大量的盐,这些盐被开采并用于工业和食品领域。撒哈拉地区的人们生产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他们的生产方式是:通过挖掘盐池并注水浸取盐分,随后将盐水加热蒸发,留下结晶盐。盐的生产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产业和就业来源。
沙质沙漠
砾漠占撒哈拉沙漠面积的70%,是由沙子和砾石组成的平原。砾石的颜色各异,可以是黑色、红色或白色。砾漠是几乎完全干涸的史前海床和河床的遗迹。
砾漠
岩漠是由岩石和石块组成的高地高原,包括从摩洛哥西南部延伸至突尼斯东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利比亚南部和乍得北部的提贝斯提山脉,以及阿尔及利亚南部的阿哈加尔山脉。
岩漠
绿洲是沙漠中以泉水、水井或灌溉系统形式存在的水源中心。撒哈拉沙漠分布着超过90个绿洲,其中许多绿洲拥有足够的水和其他资源来维持人类生存。自公元前六世纪以来,不同文化和传统的人们一直生活在这些绿洲及其周边地区。
绿洲
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动植物群落也已适应了极端干旱的环境。一种名为跳鼠的啮齿动物,其肾脏能够产生高度浓缩的尿液,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流失;单峰骆驼通过调节体温,使其在白天温度升高时不会出汗,从而节约用水;蝎子将其活动限制在夜间,白天则潜入地表下较为凉爽的沙层中。此外,它还能从猎物的肉中获取水分。
单峰驼
与此同时,撒哈拉的植物依靠深入地下的根系得以生存。然而,在撒哈拉的部分地区,植物根本无法扎根生长。2.萨赫勒地区
萨赫勒地区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和热带稀树草原以北之间的一条狭窄的半干旱地带,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萨赫勒地区由平坦、贫瘠的平原组成,从西部的塞内加尔延伸至东部的苏丹,横跨非洲大陆约5400公里。
萨赫勒地区
由于干旱、森林砍伐和密集农业活动,萨赫勒的肥沃土地正迅速退化为沙漠,这一过程被称为沙漠化。萨赫勒地区沙漠化的原因复杂多样,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温上升是主要的促成因素。其他原因还包括经济因素,例如畜牧业。尽管该地区的一些国家政府鼓励发展畜牧业来对抗贫困,但多年的过度放牧已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速了沙漠的扩张。此外,长期以来,萨赫勒地区附近经常发生民族和部落群体之间的政治动荡和武装冲突,使得地方政府和国际捐助者都难以优先考虑和支持环境保护的工作。国际组织和政府往往不愿向这些国家提供防治沙漠化的援助,因为他们担心资金可能被挪用或用于进一步加剧政治不稳定的行为。
萨赫勒地区植物
萨赫勒地区的动物已经进化出适应机制,以在稀缺的水和植被资源中觅食。塞内加尔沙鼠是萨赫勒地区最常见的哺乳动物,体型仅数厘米,但其可消化的植物类型高达该地区10%的植物类型。萨赫勒地区的绿色植被仅在雨季出现,农民必须抓紧时间利用短暂的生长季节。萨赫勒地区的农民种植棉花、坚果和谷物。猴面包树是该地区最常见的树木,这是一种耐旱耐火的树种,高度可达26米,树干直径通常为15米;金合欢树是一种带刺的草,其深根系统非常适合半干旱气候,是瘤牛等萨赫勒地区牲畜的主要饲料。
猴面包树
3.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隆起始于7500万年前,那时来自地球地幔的岩浆抬升了一片由古老岩石构成的广阔穹窿。随后,随着非洲大陆地壳的扩张和断裂,这个穹窿被撕裂,形成了宏伟的东非大裂谷系统。如今,东非大裂谷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贯穿埃塞俄比亚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汇集了非洲80%以上的高海拔山脉。
埃塞俄比亚高原
高原地区的嶙峋地貌为敏捷的动物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诸如瓦利亚羚羊(一种濒危的野生山羊)和狮尾狒狒等本土物种栖息在瑟门山脉的陡峭岩架和孤立的岩石露头上。最具代表性的高原物种是埃塞俄比亚狼,这种狼仅分布于埃塞俄比亚,是一种珍稀的掠食者,也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生态系统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人类对狼栖息地的侵占导致其濒临灭绝。尽管如此,为保护牲畜,当地牧民有时仍会猎杀它们。此外,埃塞俄比亚狼易感染狂犬病和其他可传播给人类的疾病,使得保护倡导工作更具挑战性。
埃塞俄比亚狼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本土植物物种包括埃塞俄比亚玫瑰(非洲唯一的原生玫瑰)和象腿蕉。象腿蕉是一种高大、粗壮、富含橡胶质感的植物,与香蕉是近缘物种。4.萨瓦纳草原
萨瓦纳草原,亦称热带稀树草原,覆盖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非洲大陆面积的一半。这些草原构成了中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其范围从撒哈拉沙漠和萨赫勒地区以南延伸至非洲大陆南端以北。
萨瓦纳草原地区
在非洲的草原地区中,塞伦盖蒂平原最为闻名。塞伦盖蒂是一片广袤而起伏的平原,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延伸至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塞伦盖蒂是非洲大型哺乳动物物种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包括狮子、鬣狗、斑马、长颈鹿和大象。每年,超过一百万头角马会进行环形迁徙,追逐季节性降雨,横跨塞伦盖蒂平原。它们的啃食和践踏促进了新草的生长,而它们的排泄物则有助于土壤的肥沃。
角马
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一直利用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以支持当地经济。然而,与萨赫勒地区的人们面临相似的挑战,增加农业产出的经济压力正在导致草原土地的流失。5.斯瓦希里海岸
斯瓦希里海岸沿着肯尼亚、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的海岸线延伸约2900公里。附近的珊瑚礁和屏障岛屿为海岸提供了抵御恶劣天气的天然屏障。几个世纪以来,斯瓦希里海岸沿线的地区,例如坦桑尼亚海岸附近的基尔瓦基斯瓦尼岛,一直是重要的贸易和水上交通中心。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斯瓦希里海岸的人们已经建立了若干主要的国际港口,包括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
斯瓦希里海岸
斯瓦希里海岸的沙滩地带动物种类相对较少。金臀象鼩,一种长着长鼻子、以昆虫为食的啮齿动物,较为常见。一种被称为婴猴或加拉戈的小型灵长类动物栖息在斯瓦希里海岸植被茂密的区域。婴猴主要以昆虫、水果和树叶为食,它们独特的巨大眼睛使其能够在夜间进行捕猎。
红树林
斯瓦希里海岸的植被区域位于沿海沙滩内陆的一条狭窄地带。红树林是最主要的植被类型。红树林拥有暴露在外的根系,能够直接从空气以及营养贫瘠的土壤中吸收氧气。6.雨林
非洲的雨林面积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拥有极其丰富的动物物种多样性:一块6平方公里的区域可能蕴藏着高达400种鸟类、150种蝴蝶和60种两栖动物。重要的哺乳动物包括非洲森林象、大猩猩、黑疣猴以及㺢㹢狓。
非洲雨林地区
行军蚁是非洲雨林中最具攻击性的物种之一。它们以高达两千万只的庞大队伍在雨林地面行进,捕食包括有毒千足虫到小型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在内的各种生物。非洲雨林的植物群落更加繁茂,记录在案的植物物种估计高达8000种。其中超过1100种是特有种,在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目前,非洲雨林中仅有10%的植物物种被识别。
非洲热带雨林
几个游牧的土著雨林部落,如姆布提人、特瓦人、巴卡人和阿卡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依赖森林资源为生。这些部落历史上与外界的接触甚少,但随着雨林边缘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雨林的侵占,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正面临严峻的威胁。7.非洲大湖区
非洲大湖区位于环绕东非大裂谷的十个国家境内: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随着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分离,地球表面形成了巨大而深邃的裂缝,这些裂缝随后被水填充。这一地质过程造就了世界上一些最大和最深的湖泊。
非洲大湖区
这里有非洲主要的七个大湖:艾伯特湖、爱德华湖、基伍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图尔卡纳湖和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的南部源头。由于水资源丰富,布隆迪、卢旺达和坦桑尼亚等国的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建设更多的水力发电站,以开发潜在的能源。
维多利亚湖
非洲大湖区拥有多样化的水生和陆生动物群落。鱼类包括尼罗河鲈鱼,其重量可达45公斤或更多。此外,还有体型仅2.5厘米的慈鲷等小型鱼类。而我们常见的罗非鱼也是来自于非洲大湖区。迁徙的草原动物,如角马,以这些湖泊作为重要的水源地。此外,河马和鳄鱼也栖息于此。大湖区毗邻从雨林到热带草原的各种植物群落。然而,水葫芦和纸莎草等入侵物种已开始侵占整个湖岸线,对当地的动植物构成威胁。8.南部非洲
南部非洲地区主要由一个形成于超过26亿年前的基岩陆台——卡普瓦尔克拉通构成。南部非洲的显著岩石地貌包括高原和山脉,例如德拉肯斯堡山脉。
南部非洲地区
南部非洲是非洲著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在南非,保护区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利用所得收入支持当地社区,从而惠及当地居民。这些保护区保护着狮子、大象、狒狒、白犀牛和伯氏斑马等动物物种。其他重要的动物物种包括黑斑羚和跳羚。
南非国花帝王花
南部非洲的开普植物区是全球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虽然开普植物区仅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不到0.5%,但却拥有非洲近20%的植物种类。南非的国花——帝王花就生长在开普植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