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这样构建未来城市新蓝图”

“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这样构建未来城市新蓝图”"/

建设“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旨在通过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连接徐州及其周边城市(如宿迁、淮安、连云港等),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
"核心思路:以徐州为中心,多网融合,辐射周边,协同发展。"
"具体建设方向与措施:"
1. "构建“一圈多放射”的轨道交通主骨架:" "“一圈”:" 围绕徐州都市圈核心区(以徐州为中心),构建高密度的市域(郊)铁路网络。这条网络应覆盖徐州主城区、新城区、贾汪区、铜山区、沛县、丰县等主要区域,以及周边紧邻的县城,实现“1小时通勤圈”。市域铁路可采用地铁、轻轨或中低速度城际的技术标准,强调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融合。 "“多放射”:" 从徐州向都市圈内的其他主要城市(宿迁、淮安、连云港)以及重要的节点城镇(如徐州高新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高标准的城际铁路。这些线路应具备较高的运行速度(如200km/h或以上),实现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1小时或1.5小时交通圈”。
2. "强化徐州枢纽的辐射能力和集散功能:" "升级改造现有枢纽:

相关内容:

目前

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已初具规模

一期规划已组网运行

二期规划正在建设

轨道多网融合发展

“轨道+公交”两网融合

……


“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

正呼之欲出

构建多层次、一体化

轨道交通网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我市正按照省工作部署拟定加快推进徐州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相关措施,努力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先试先行、示范探索。


大徐日前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徐州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进程中,将“打造高质量的枢纽型立体交通网”列为重点任务之首,而建设“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按照规划,“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将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由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组成的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交通网,引领淮海经济区形成集约紧凑的空间布局,支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为推动轨道多网融合发展,我市将推进徐州地铁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合理布局城际和市域(郊)铁路线路,预留“进城”通道,实现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多线多点换乘,并预留跨线运营条件。

采取同台换乘、立体换乘等方式实现不同层次轨道交通便捷化、一体化换乘,推动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融合发展。依托城市换乘中心,一体化开发轨道交通站点枢纽上盖空间及周边资源。

轨道交通

实现“多网融合”

当今时代,轨道交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


未来徐州轨道交通是什么模样?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明确的方案为“8+6”,即8条轨道交通普线、6条市域线,总共14条线路,共574.8公里,其中两条市域线利用既有铁路线路174.1公里。

其中,徐州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包含1、2、3号线一期工程,设站54座,总里程64.09公里。2019年,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徐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2020年轨道交通2号线投入使用,2021年轨道交通3号线建成通车,顺利实现了三线组网运行。


目前,轨道交通二期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包含3号线二期和4、5、6号线一期工程,设站61座,总里程79.3公里。


其中——

  • 3号线二期工程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12月开通初期运营;
  • 6号线一期工程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2月开通初期运营;
  • 4号线一期工程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12月开通初期运营;
  • 5号线一期工程计划2023年年中开工建设,2028年12月开通初期运营。

按照《徐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适时启动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与报批。到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93.7公里。

“轨道+公交”

打造高品质出行体系

交通建设的本质是服务群众出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徐州建设多层次轨道网络布局,旨在打造高品质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


依托“轨道+公交”两网融合,我市将强化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在线网、车站、客流等全方位的衔接匹配,实现轨道交通出站口150米范围内公交便捷换乘。推进公交专用道在中心城区成网、成规模运行。推行公交信号优先,提高主干道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比例。增加公交车投放数量,按照“应配尽配”原则加快推进公交场站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探索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形成“地铁+中运量”城市公交主骨架,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安全、便利、连续、舒适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完善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扩大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交通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共享交通等新模式,开展体验式运输服务。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展望,到2035年,我市以多层次轨道网为标志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形成,“全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无所不在、无所不至、无微不至”,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实现现代化。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

期待“轨道上的徐州都市圈”

跑向新未来

发布于 2025-09-10 18:27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徐州地铁,深度解析你不得不知的地铁世界 下一篇:首次大揭秘!徐州11条地铁路线图完整曝光,辐射贾汪、大庙、机场,畅游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