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券带动消费热潮。南虹广场供图
5月3日10时,第二期第二轮“春暖瓯越·温享生活”消费券发放正式开始。笔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市民用时1分08秒将券包抢领一空,累计领取量55.12万份,累计券订单金额达10840.2万元。
二期活动于4月26日10时上线,首轮17.14万份计119.95万张通用券在2分07秒之内全部抢完。截至4月29日10时,累计核销率67.1% ,累计核销金额544.55万元,累计券订单金额达3441.44万元。核销金额以及全订单比达15%,比一期高了两个百分点,民众消费意愿显著提升。
小额券受欢迎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二期消费券参与核销的商家有6.3万余家,其中自主报名参与活动商户达5000余家,大额券指定核销商家175家。自发放消费券以来,商家引流效果明显,带动交易笔数倍增,显示出了消费券对商家销售的有效拉动作用。且小额券主要消费场景以超市、餐饮为主。
“听菜场的经营户说,消费券在大部分商铺里都能用。所以,后来两次抢券我到点就等着了。”家住城南街道的梁女士说,第一期抢券时她还不知道消息,那几天去菜场几家常去摊位买菜时,看到不少市民支付时用消费券抵扣,着实“眼红”,有种“错失一个亿”般的感觉。
“一期消费券发放时,我们全家每个人都抢到了。而这次,只有我一人抢到。”市民周先生回忆,第一期抢到消费券时,确实拉动了家庭的购买力。那几天,他与家人流连在各个商场、超市,根据不同消费的金额,决定使用哪部手机上的券。
另外,也有市民表示,为了延长消费券的实际使用期限,选择在常用店办理充值业务。“比如超市、一鸣奶吧、各类面包店等,以后可慢慢用。”还有市民发现线下部分手机充值话费的渠道也可抵用消费券。
市民王先生说,前几天他去南虹沃尔玛超市购置了近500元的商品,使用了“168元减38元”的券,感觉自己也赶了一回潮流。不过,也有市民表示,“抢了两次券,基本只用了满20元减5元的最小额度。”“特别是168元减38元的券,一时用不出去。”
总体消费回暖
在今年如此特殊的环境下,乐清人的“五一”消费人气竟一如既往地红火。
笔者从乐清南虹广场了解到,“五一”长假首日,南虹广场当日零售销售总额超600万元,零售额同比超10%,其中超180家零售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家店铺零售额同比超200%。“南虹广场里的奶茶、餐饮店或多或少都有排队现象。”市民王女士回忆5月1日逛南虹时的情景说。
“五一”期间,市民特别是有娃家庭的出游比较多。野餐、民宿便是不少人的选择。位于市区良港路的孚味和風·日式轻料理是一家专门制作日料的餐饮店。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前几个月外卖订单量比以往下降了很多。但4月下旬以来,随着市民公园野餐和“五一”期间民宿派对的增加,定制日料的订单量回暖。孚味和風·日式轻料理负责人告诉笔者,由于日料打包方便,且寿司不一定都要“趁热吃”,所以有不少市民锁定他们家。
据了解,因天气等原因,糕点店在5月2日和5月4日也出现订单量剧增的现象。不少糕点店工作人员表示,4月下旬以来,随着市民野餐增多,预约提前到店取面包和蛋糕的客户明显增多。
“因为有消费券,这个小长假让我损失惨重。”家住城南街道的柯先生开玩笑道,在“五一”假期里,他约小伙伴一起聚餐。在吃饭时与好友聊起消费券的事,好友们称自己定了闹钟还是手速不够快,没能抢到券包。而他则在一旁炫耀起自己抢到券包的故事,结果朋友们一致决定:“这次聚餐就由你来埋单。”
刷单有风险
“早知道不答应朋友帮他刷单了。”乐清某家火锅店负责人小郑(化名)懊悔地对记者说。他在消费券启用时,帮朋友刷单,没想到被取消使用消费券资格。在“五一”消费热潮里,常有客人询问店内能否使用消费券,得知不能使用后,许多客人便纷纷表示要去能用券的店进行消费。这对小郑而言,仿佛错失了“好几个亿”的生意。
在活动开始之初,乐清市消费券活动领导小组就接到少量关于部分商户进行套现的举报。对此,该领导小组已经联合阿里方建立了严格的防控机制。阿里后台通过大数据计算和检测,只要商家出现风险因素,就会被自动请退出活动,严重的会被封号。同时乐清相关部门通过电话举报、现场督察等方式,对商户进行监督和执法。目前,乐清没有出现大规模利用活动套现的现象出现。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乐清市消费券总体财政投入1.05亿元,分三期发放,第一期4月18日至4月25日,发放金额3500万元,第二期4月26日至5月10日,发放金额5250万元。第三阶段5月11日至5月31日,发放金额1750万元。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期将持续发放小额通用券,鼓励商家推出相应折上折活动,进一步调动市民的消费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