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院长解读,“十五五”国家公园建设五大目标指引国家公园未来发展

杨锐院长解读,“十五五”国家公园建设五大目标指引国家公园未来发展"/

根据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的公开表述,他提出了“十五五”期间(即2026年至2030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完成的五大主要目标。这些目标通常围绕着提升国家公园体系的质量和效能,确保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虽然具体的措辞可能因场合或报告略有不同,但核心目标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确保国家公园内的核心保护区域得到严格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物种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和维持。 2. "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善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问题。 3. "提升科研监测和智慧管理能力:" 加强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科学研究、生态监测和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4.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社区协调发展:" 探索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的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5. "增强国家公园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提升国家公园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经验。
请注意,这是基于公开报道和杨锐院长作为该领域权威专家所倡导方向的理解总结。具体的目标措辞和优先级可能会在官方文件或特定讲话中有更详细的阐述。

相关内容:

来源:【绿色四川】

“‘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接下来的‘十五五’是国家公园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8月19日,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主论坛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作主题报告。

杨锐作主题报告。

杨锐介绍,“十三五”和“十四五”十年间国家公园建设主要达成了三方面成就:四梁八柱基本成型、保护第一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即将迈入的“十五五”时期,是体制机制的优化期、保护成效的巩固期,全民共享的提速期,和谐共生的先行期。其中,前两个是对“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成效的继承、巩固和发展;后两个是“十五五”期间亟须重点开展的工作。

杨锐作主题报告。

“十五五”时期,我国国家公园有哪些建设重点?杨锐提出,首先要巩固生态保护成效,进一步提升国家公园的原真性、完整性和连通性水平。其次,大力推进国家公园的全民共建、共享,包括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入口、访客中心、标示等基础设施。第三,推动国家公园乡村风貌保护,将国家公园村落建设成为和谐共生先行点。另外,还要推进一体化数字智能建设和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基于建设目标,杨锐进一步提出三方面重大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国家公园预备名录,建设国家公园缓冲区和构建人兽冲突全国统一保险机制。

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陈俊伶 吴聃

拓展阅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9-08 08:29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十五五”规划,绘制全球共赢的“机会清单”蓝图 下一篇:贵州安顺探秘!必尝的10家老字号美食攻略,小伙伴们出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