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在白宫国宴厅举行的一场高规格晚宴上,脸书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意外成为全场焦点——不是因为投资承诺的规模,而是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忘关麦克风”而翻车。在特朗普的追问下,这位硅谷明星企业家一度语无伦次,最后干脆承认自己“完全没准备好”。

扎克伯格被特朗普问的语无伦次
苹果、谷歌、微软、OpenAI 等科技巨头的领军人物则纷纷开出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向总统表达了赤裸裸的支持与善意。唯一缺席的,却是最近和特朗普吵得不可开交的埃隆·马斯克。这成为了这场白宫科技晚宴的唯一悬念。
扎克伯格的尴尬时刻:焦虑的“硅谷代言人”
晚宴在国宴厅内举行,原本计划在玫瑰园,但因雨势临时更换场地。随着特朗普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出场,气氛逐渐进入高潮。特朗普当众点名提问扎克伯格:“你打算在美国投资多少资金?”
镜头拉近,扎克伯格先是一愣,随后结结巴巴地:“哦,天哪,嗯,我觉得大概是,我不知道,至少到2028年,在美国投入6000亿美元,是的。”
这段答复尴尬至极:他一方面报出了一个足以令全场震惊的数字,另一方面又显得心虚而犹豫。特朗普顺势调侃:“这是个大数字。” 扎克伯格无奈回应:“是啊,确实很大。”
这一瞬间,观众看到的是硅谷最强大社交平台的掌门人,却像一个临时背稿失败的学生,坐在总统旁边手足无措。
更糟的是,扎克伯格忘了麦克风还没关,他向特朗普的道歉,被所有人都听到了。特朗普随即把这个小插曲讲给身边的梅拉尼娅听:“他没准备好。”全场笑声让这一幕被迅速放大,成为媒体热议的段子。

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分化明显。支持者认为他“诚实”“人性化”,但更多人则解读为“缺乏政治敏感度”。尤其是Meta在过去几年深陷监管、数据隐私和舆论信任危机,扎克伯格作为公司与硅谷的象征人物,本应通过此类场合修复形象,却在关键时刻露怯。
这种表现,折射出他与特朗普之间的微妙关系。扎克伯格一方面需要与白宫保持合作,以避免监管“开刀”;另一方面,他的个人气质与政治话语体系之间始终存在张力。
资本与政治的合唱:投资数字背后的交易逻辑
与扎克伯格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几位科技巨头的表现。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宣布,公司将在美国投资25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AI研发和就业岗位建设。
苹果CEO蒂姆·库克更是开出6000亿美元的计划,他直言:“我要感谢你们奠定了基调,让我们能够在美国进行重大投资,并在这里建立一些关键的制造业。”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罕见地称赞特朗普的科技合作政策,尽管他过去常常是批评者。最引人注目的是OpenAI创始人萨姆·奥特曼。就在两年前,他还把特朗普比作“极权主义威胁”,但这一次,他不仅笑容满面,还感谢总统“支持商业”和“支持创新”,称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改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态度转变?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硅谷与白宫的关系,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交易。特朗普强调制造业回流与大规模投资,而科技巨头们则希望在 AI、芯片、数据隐私、反垄断等敏感议题上获得更宽松的政策。巨额投资承诺不仅是对总统的“投名状”,更是政治保护的筹码。

这种场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美国历任总统都希望用企业投资来展现政绩;陌生的是,特朗普将这种关系赤裸裸地舞台化,把硅谷巨头们推到镜头前,一一“对账”。
在这一点上,晚宴更像是一场交易的仪式化公开。特朗普得到的是政治资本和宣传口号,而企业得到的,则是潜在的监管宽容与市场空间。
马斯克的缺席:沉默中的意味
然而,这份“硅谷名人录”中,唯独缺少了一个名字: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的缺席成为热点
外界普遍认为,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复杂。他曾短暂担任特朗普政府的顾问,后来因政策分歧退出;这一次的缺席,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一种解读是,马斯克正有意保持距离。他掌控的特斯拉、SpaceX、X(前 Twitter)都在舆论漩涡中,过于紧密地与白宫站队,可能会伤害其全球市场和品牌中立性。
另一种解读是,他与特朗普的关系并未生变,而是有意“缺席”,以制造话题。马斯克惯于用沉默与缺场制造悬念,让自己在舆论场中始终处于焦点。
无论哪种解释,马斯克的“空椅子”都像一个暗示:在科技巨头与总统的公开合唱中,他选择了不同的姿态。这种姿态可能是保守的、算计的,也可能是下一步政治动作的伏笔。
一场晚宴的深层寓意
这场晚宴不仅仅是“谁投资最多”的比拼,也不仅仅是尴尬与笑点的集合。它更像是美国科技与政治关系的缩影。

扎克伯格的失态提醒人们,硅谷领袖虽是科技霸主,但在政治舞台上未必游刃有余;其他巨头的投资承诺,则表明资本与政治的交换逻辑比以往更公开、更直接;而马斯克的缺席,则留下一个悬而未决的问号:在未来的政治版图中,他会选择继续做“第一伙伴”,还是走出另一条路?
这场晚宴注定会成为一个符号。它象征着在人工智能、制造业回流、科技霸权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政治与资本之间的绑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特朗普通过这种公开化的“问答秀”,展示了总统对硅谷的掌控感;而科技巨头们则通过数字化的承诺,换取政策安全与未来空间。
至于扎克伯格的那一声“我没准备好”,或许才是最真实的注脚——在政治舞台的强光下,哪怕是世界顶级的科技掌门人,也可能瞬间显得局促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