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瑰宝,探寻天龙山天龙寺大雄宝殿的历史魅力

中国古建筑瑰宝,探寻天龙山天龙寺大雄宝殿的历史魅力"/

我们来谈谈中国古建筑中的天龙山天龙寺大雄宝殿。
天龙山天龙寺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的万柏林区天龙山石窟附近。它并非以其石窟闻名(天龙山更以其精美的石窟造像著称),而是以其依山而建、结构独特的古建筑群,特别是大雄宝殿而备受关注。
"天龙山天龙寺大雄宝殿的主要特点:"
1. "选址与布局:" 寺庙整体依山而建,显得与环境融合自然。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通常位于中轴线上,地位最为重要。 其地基处理方式颇具特色,采用了打桩或挖坑填实的方法,以适应山地地形,保证建筑稳定。
2. "建筑结构 - 悬山式屋顶:" 大雄宝殿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采用了"悬山式"屋顶。这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悬山式的特点是屋檐两端伸出于山墙之外,形成飞檐翘角的效果。 这种形式在天龙寺大雄宝殿上的体现,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加轻盈、灵动,也增加了山墙处的采光和通风,对于依山而建的寺庙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3. "梁架结构:" 殿内采用传统的"

相关内容:

天龙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经过近1500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天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人文景观。天龙山绝不仅是瑰丽的佛教石窟艺术,它所承载的是自然的力量、石工的智慧、虔诚的信仰、东西方美学的碰撞、以及近代史上一段交织着疯狂、屈辱与坚韧的插曲。

每日朝暮之间,僧俗两序大众修福增慧、降服烦恼,与三宝相会之地,是名“大雄宝殿”。

穿过太原天龙寺过殿,站在院里仰望大雄宝殿,其形体堂皇,其筋骨雄壮,晋阳的古韵之风扑面而来。踏进大雄宝殿内,阳光正射出一束束光线布满殿堂。原来,这就是佛陀的智慧光芒,普照大千。香炉的香云缭绕,在光中弥漫起舞,顷刻纷纭即遍十方……

大雄宝殿气势恢宏,闳敞轩昂,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也是僧众朝暮课诵,集中修持的地方。大殿“大雄”的称呼来源于释迦牟尼的德号,寓意佛有大智慧,可雄镇大千、降服魔障,如偈云“如来智慧不思议,悉知一切众生心,能以种种方便力,灭彼群迷无量苦”。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宝者,谓三宝义。大雄宝殿,即指归此殿传持正法,我佛威力,雄镇大千也。

此建筑为明洪武年间所建,从佛手印上来看应为三身佛。正中法身佛称毗卢遮那佛,是将佛法人格化,象征佛法无所不在,指人天生具有的佛性,以此为成就佛身之因;东边报身佛称卢舍那佛,是指以法身为因,经不断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西边应身佛称释迦牟尼佛是指为救度世间众生,随机应化的变化之身。主佛两侧胁侍为(少)阿难,(老)迦叶。

殿内两侧,塑有十八罗汉。罗汉是佛教中最富有世俗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彩塑,形象千姿百态,能充分地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

殿内三壁绘“佛本行故事”,整个画面色彩华丽、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大殿前面东西两侧分别有五间配殿,东配殿为文殊殿,内供“智”的化身——文殊菩萨;西配殿为普贤殿,内供是“理”的化身——普贤菩萨。

在天龙山庄严的氛围中,进出的游人无不满脸虔诚。千百年来,殿内的世界恒久不变,殿外的人世沧桑变迁、时光流转中,经久不衰的顶礼膜拜千年持续。这是一种多么绝妙的慰藉,当龙城过往的历史与我们渐行渐远时,我们却依然能够从文化遗迹的光束中,嗅到那段裹挟着融合、革新的历史气息,在千年后的今天,它们迎来了东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来源: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发布于 2025-09-07 17:57
收藏
1
上一篇: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五方佛神韵、飞天二十四尊与近百根石柱的传奇风采 下一篇:揭秘,寺庙正殿为何统称为“大雄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