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不只有课堂,打工也成了不少人补贴生活、实践能力的选择。但“为什么能打工、怎么打工”差别太大——特别是不同国家政策不统一。本文帮大家详细理清新加坡的打工规则,并与英、美、澳、日进行横向对比。
一、为什么“看似不允许打工”?新加坡政策逻辑解析
- Student’s Pass 明确以“学习优先”为主旨 新加坡的留学生签证(Student’s Pass)并不等同于“工作签证”,其核心目的是保障学习权利,兼职权利仅在特定条件下才被豁免,绝非默认允许。
- 严格限制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和市场秩序 若留学生能随意打工,可能会对本地兼职市场造成冲击,政府为维护本地就业秩序而设置了打工时长与场景限制。
- 违规风险高,责任严重 不合法打工可能导致签证被吊销、课业中断、遣返甚至未来入境受限。这并不是“吓唬”,确实有先例可查。

二、什么时候是“可以合法打工”的情况?
时间阶段 | 可否打工? | 条件说明 |
学期中(Term) | 合法打工 | 每周最多16小时,需持 Student’s Pass、就读于 ICA 认可的全日制学校(如 NUS、NTU、SMU、LASALLE、NAFA 等) |
校内实习 | 合法 | 若是课程必修实习,学校安排并计入学分,无需额外工签 |
假期(Vacation) | 可以全职 | 在官方假期期间(开学前、节假日等),可全职打工,无需工作签证 |
非课程相关实习 | 不建议直接打工 | 若不属于官方课程安排,需申请 Employment Pass 或其他相应工作准证 |
自由职业 / 自雇形式 | 严格禁止 | 如线上家教、接私活、网店运营等都属于商业活动,需相应工作签证支持 |
三、为什么打工规则如此严格?背后的“保护逻辑”在哪里?
- 确保学生学业为主 学习是留学的主线,兼职不应干扰学业进度、考勤或教务要求。
- 维护本地就业公平 留学生若无门槛大量占用兼职岗位,可能削弱本地青年的就业机会。
- 合规执法强、法规明确 新加坡政府对违规用工处罚力度大,学校和雇主均会避免因合规问题影响自身声誉。

四、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打工规则简表
国家 / 地区 | 学期中打工时长 | 假期是否可全职 | 自雇 / 自由职业允许性 | 关键提示 |
新加坡 | ≤16 小时/周 | 可以全职 | 禁止 | 实习需课程安排、学校需 ICA 批准 |
英国 | ≤20 小时/周 | 具体看签证类型 | 禁止 | 学签不允许自雇,签证审慎执行 |
美国 | 校内 ≤20 小时 | 可,但需 CPT/OPT | OPT阶段可能可自雇 | CPT/OPT 审批复杂,需提前规划 |
澳大利亚 | ≤40 小时/两周 | 可以全职 | 不建议 | 自雇不被鼓励;需 Home Affairs 明确 |
日本 | ≤28 小时/周 | 可全职,但需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 | 禁止特定行业(如网络兼职、家教) | 要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严控行业类型 |
五、实务指南:合法打工操作建议(家长 & 学生必读)
- 入学前确认学校资质 在 MOM 或 ICA 的合资格院校名单中确认你的学校是否允许学生打工,确保身份合法。
- 慎选兼职类型 学期内建议选择校内图书馆、行政助理、学生服务等岗位,合法、便利、时长可控。
- 留好合同与沟通记录 无论是假期间岗位或校内实习,须有正式合同 / 学校认可邮件 / 学分记录,作为留签续签或政策审查的备查文件。
- 避免“灵活雇佣”与灰色兼职 如家教、翻译、线上接单、自雇服务一律不建议。可能看似收入可观,但风险极高。
- 与学校国际处保持沟通 若有实习意向、临时兼职想法等,务必先与学校国际处 / 学生事务处沟通确认合规性。

六、为什么家长和学生要特别关注打工规则?
- 经济透明度:了解打工规则可以有效规划留学成本与生活预算,避免靠打工填补“学费/生活费缺口”的误区。
- 合规保障:遵守规则,等于保护学生身份安全,避免签证吊销或被遣返的严重后果。
- 职业发展衔接:合法实习或兼职能积累职场经验,成为未来就业 or 转工准证的重要履历支撑。
- 国际视野与守规意识:让孩子在全球化环境中学会守法、有责任心,同时理解留学不是“脱离规则的自由”,而是“在规则下的成长机会”。

结语:打工要“合规+有规划”,留学不只是学术,更是能力与视野的打磨
新加坡严格的打工规则并非限制生活,而是一种教育与监管平衡的方式。对家长和学生而言,理解规则、守住底线不只是为了留学顺利,更是培养尊重制度、承担责任这一国际化素养的一部分。
希望本篇文章能为你在制定留学规划、选择适合的兼职策略时提供清晰、专业的参考。欢迎转发给你身边关注这方面问题的朋友们,让更多人理解“正规留学,不只是课程,还有合规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