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邓公场面盛况,品味美食,传承好吃一辈子记忆

成都新津,邓公场面盛况,品味美食,传承好吃一辈子记忆"/

您提到的“邓公场面,好吃一辈子”很可能指的是成都新津区的一个以邓小平同志(邓公)为主题的文化地标或旅游景点,并且当地人认为那里的食物非常美味,值得终身回味。
虽然我无法提供实时的、具体的地点信息,但根据您的描述,这可能是一个结合了历史纪念和当地美食的特色区域。邓小平同志在新津有着重要的历史足迹,因此当地可能会有相关的纪念设施或广场,并围绕这些地点形成了独特的餐饮文化。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成都新津的旅游和美食信息,建议您查看当地的旅游指南、社交媒体上的推荐,或者直接向当地人询问,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相关内容:

邓公场面,好吃一辈子


十年坚守是起点,半世沉浮见底色。时光淬炼的“老字号”是新津半城烟火半城诗的历史窖藏。这些跟随新津人半生的味觉记忆,深烙于我们的生活日常。

成都新津将循着老字号的印记,探秘技艺传承、聆听创业故事,推出《津有味·老字号》专栏。愿您在时光的滋味深处,更加读懂新津。

说起新津人离不开的

那碗面

“邓公场面”绝对排得上号

津有味·老字号专栏

市民留言强推这碗面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去探寻街巷中

熟悉的家乡味



01 “镇店之宝”——灵魂红油


“早上6点起来炼油,把油炼好就炒臊子。”“邓公场面”与其他面不同的点就在于秘制辣椒油。

每天现买的辣椒面,锅热放油,油滚得透透的,再慢慢地浇进辣椒面里,油香、辣椒香,那才叫一个巴适。

位于商业街的面馆老板葛明芳说,邓公场面香就香在辣椒上面,炼辣椒油的时候,辣椒里面什么香料都不放,吃的就是辣椒最原始的香!

炼油的火候要控制好,这火候,是几十年练就的手艺——油温太小,香气不足;油温太大,焦味就盖住了香味,这是一门技术活,一做就是几十年。难怪老主顾自己买辣椒回去炼,咋都炼不出这个味儿,最后都回来买面馆的红油!


02 两代传承 半生相守


时光倒回1988年,葛明芳在邓公场开起了面摊子。“当时就是为了赚钱!”葛老板爽朗一笑。那个时候跑货运的大车司机,一到了新津,必吃一碗邓公场香辣面,跑车的疲劳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摊子后来换了地方,2003年才在新津城区扎下根。

如今,掌勺的是老板的儿子儿媳。“2009年结婚就跟着学,最难的就是炼红油。”儿媳回忆,“开始火候拿不准,经常是焦味大于香味!”直到2012年才正式接下这极具挑战又光荣的担子。

老主顾们见证了这份传承,味道始终是那个熟悉又霸道的味道。

传承

面馆搬来新津后,很多邓公场的老主顾早上开车也要来新津吃上一碗香辣面,这才算正式开始一天的生活。

还有从外地回到新津,一定要来面馆吃上一碗面,配上一碗泡菜,才算解了馋。

肉臊子每天早上现买现炒,新鲜的猪肉混着盐菜一起翻炒,肉香和盐菜香,叫人直流口水。牛肉臊子每天现买现切,新鲜的牛肉切成块状,炒出来的香气直勾人心。

浇头

先淋上金光透亮的秘制红油,酱油调味紧随其后。滚烫的面汤往碗里一浇!“滋啦”——红油瞬间被唤醒,热辣鲜香直冲天灵盖!煮得筋道爽滑的面条,利落地甩干水分,放进红汤。

最后,豪气地舀上一大勺灵魂臊子!一碗香气迷人的邓公场面就出锅了。

面馆每天早上六点半开门,中午一点收工(冬天多开一小时)。门面不大,来吃面的人却细水长流,“把老味道守好,让大家可以一直吃下去。”

在外闯荡的新津人

在家打拼的新津人

这碗半辈子都没吃腻的面

小编先吃为敬


老字号

你和邓公场面有什么故事?

还有哪些老字号的光阴故事藏在你心里?

快来留言区,一起聊聊那些舌尖与时光的约定吧~

你的留言可能就是下一期“津有味·老字号”栏目的选题!

导航地址:邓双桥头面: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商业街18号附近

来源:成都新津

发布于 2025-09-07 02:44
收藏
1
上一篇:来新津!看龙舟竞渡,品鱼鲜美味,哪一口是你心头的最爱? 下一篇:美翻了!秋日漫步茶卡盐湖,如梦如幻秋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