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收尾,是不是还没从堵车、赶场的疲惫里缓过来?可别让秋天的第一份“团圆仪式”溜走——10月23日(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了!风里飘着桂香,胃里却空落落的,少了点什么?对,是重阳节的那口“传统热乎劲”——没吃重阳糕,没喝菊花酒,怎么算给秋天一个交代?

别慌,这5样“重阳必吃”,帮你把“仪式感”拉满,让家人的胃和心都暖到骨子里!

第一样:重阳糕——咬一口,就是“步步高”的盼头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灵魂担当”!糯米粉、粘米粉按10:7的比例混合,加少许糖粉和温水,揉成细腻的粉团,过筛后分层铺在模具里:底层是原味粉,蒸5分钟;中间铺一层红豆沙,再撒一层粉;顶层撒上红枣、蔓越莓干,再蒸10分钟。“糕”谐音“高”,不仅寓意“寿高九九”,更是给孩子的“步步高升”祝福。咬一口,软糯香甜,像把“团圆”吃进了心里。

第二样:羊肉面——喝一口汤,暖到风都变温柔
秋天的风越吹越凉,这口羊肉面可不能少!羊肉泡30分钟去血水,冷水下锅加葱段、姜片、料酒焯水,再放进高压锅,加花椒、八角、桂皮炖30分钟,汤头熬得乳白色。面条煮得筋道,浇上汤,放上几块软烂的羊肉,再撒把青菜。“羊”谐音“阳”,刚好应了“重阳”的景,喝一口汤,暖到胃里,连风都变温柔了。

第三样:红糖糍粑——孩子爱吃的“甜团圆”
孩子总喊着要吃零食?不如做份红糖糍粑!180g糯米粉加140g开水揉成面团,分成小剂子,揉成长条,煎得两面金黄,撒上黄豆粉,淋上红糖汁。软糯香甜,咬一口拉丝,孩子爱吃,大人也忍不住多吃两个。“糍粑”谐音“慈”,是对父母的“贴心”,也是对孩子的“宠爱”。

第四样:清蒸螃蟹——应季的“鲜”,就是秋天的幸福
秋天的螃蟹最肥美,重阳节怎么能少了它?活螃蟹用刷子刷干净,放蒸笼里,肚子朝上摆好,加几片姜片,蒸12分钟。蘸着姜醋吃,肉质鲜嫩,黄膏满满。虽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吃螃蟹的习俗,但应季的“鲜”,怎么能错过?一家人围坐,剥螃蟹,聊家常,这才是秋天的“幸福模样”。

第五样:菊花酒——喝一口,就是“长长久久”的心意
最后,别忘了喝杯菊花酒!用新鲜菊花加白酒浸泡一周,或者买现成的菊花酒,清香扑鼻,解腻又解乏。“酒”谐音“久”,喝一口,是“长长久久”的祝福,是“团圆安康”的心意。就算不能回家,给爸妈寄瓶菊花酒,电话里说一句“爸,妈,喝口酒,暖暖心”,比什么都强。

其实,重阳节的美食,从来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用心”二字。蒸一锅重阳糕,炖一碗羊肉面,煎一份糍粑,蒸一盘螃蟹,泡一杯菊花酒,每一口都是“牵挂”的味道。秋天的风再凉,只要有这口“传统味”,心里就暖得像春天。今年重阳节,别让“忙”成为借口,给家人做顿“重阳饭”——毕竟,“九九”的祝福,藏在每一口美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