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工业经济短板待解,警惕沦为“十三妹”陷阱

淮安工业经济短板待解,警惕沦为“十三妹”陷阱"/

您提出的观点很有见地,指出了淮安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确实,从淮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来看,"传统工业经济占比相对较高,转型升级压力大,这可以被视为其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短板"。
将这种短板类比为“十三妹”,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且有警示意义。“十三妹”是淮安本地家喻户晓的评话艺术形式,其传承和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用“十三妹”来形容工业经济的短板,意在强调:
1. "敏感性高":淮安的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结构有待优化,在市场波动、政策调整或外部冲击下,容易受到较大影响,如同“十三妹”艺术形式一样,需要精心呵护和扶持。 2. "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传统工业模式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亟需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否则可能被时代淘汰,如同“十三妹”艺术若不创新传承,也可能逐渐式微。 3. "需要精心培育":淮安需要像对待“十三妹”这样的地方文化一样,投入资源、制定策略,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避免其成为制约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具体来说,淮安的工业短板可能体现在:"
"产业结构层次":部分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自主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淮安、宿迁、连云港工业经济大比拼。再不努力,过不了几年淮安就将成为“十三妹”。

城市之间比拼的不是房价,也不是GDP,而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工业经济为主。第二产业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制造业实力,也是这个地区真实实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工业经济决定城市发展未来,也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经济、需求保证。

淮安第二产业增加值落后也成不争事实。

我们看以下数据:

2020年苏北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

淮安 4025.37亿 409.7亿10.18% 1630.98亿40.52% 1984.69亿49.30%

宿迁 3262.37亿 341.40亿10.5% 1367.35亿41.9% 1553.62亿47.6%

连云港 3277.07亿 386.1亿11.78% 1372.35亿41.88% 1518.62亿46.34%

可以清楚看到,淮安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虽然总体数据依然领先,但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是苏北三市中最低的,还不到41%!客观反映了目前淮安工业经济规模、效益和构成上存在的落后的问题——“吃老本现象”较为严重。靠老的工业底子在苦苦支撑,比如钢铁、烟草、白酒和石化等,食品食博产业、台资产业至今进展缓慢,相比较宿迁、连云港差距开始显现。

淮安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业经济的落后。

而近邻连云港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指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突飞猛进,“中华药港”日新月异,生物医药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承载港城“后发先至”梦想的产业高地加快崛起于黄海之滨。”——或许再过三五年,两座城市之位置应该会相互对调。宿迁也是同样,苏宿工业园区和沭阳、泗阳等地的招商引资力度空前,几乎要搬空转移苏州部分地区的产业。

我们再来看看苏中苏南部分城市中,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你就会更会体会到这种差距所带来的压力。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

南通 10036.3亿 458.7亿10.18% 4765.8亿47.49% 4811.8亿47.94%

扬州 6048.33亿 307.1亿5.08% 2786.35亿46.07% 2954.8亿48.85%

苏州 20170.5亿 196.4亿0.97% 9385.6亿46.53% 10588.5亿52.49%

相邻的扬州,快速发展的南通,和江苏经济老大“苏州”,三座城市的第二产业在各自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全部超过46%,他们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更加可持续性发展。苏州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到1%,以服务业、金融、消费类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竟达到52%。

哪怕是“镇江”,这座有些淮安人盲目想要在GDP上赶超的城市,他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也达到了47.12%!凭什么赶超?靠人多?靠农业?

这些城市都是淮安发展的目标和参考,唯有工业经济发展了,城市的基础才能稳健,城市的活力才能真实,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行业才能撇开水分和泡沫,人民才会有更多福利,幸福指数才能提高。

发布于 2025-09-05 18:13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苏北贫困印象,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苏北穷?苏北真的穷吗? 下一篇:江苏本地人亲述,为何日常不觉发达?网友热议,出省才惊觉“穷”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