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作业”过犹不及,平衡学生负担与教育质量的探讨

“海量作业”过犹不及,平衡学生负担与教育质量的探讨"/

“海量作业”过犹不及,这个说法非常精准地指出了过量作业的弊端。它意味着作业量过大,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就像“过犹不及”所揭示的道理一样。
"“海量作业”过犹不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身心健康:" 长时间做作业会导致学生视力下降、颈椎问题、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甚至引发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扼杀学习兴趣:" 过多的作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限制发展空间:" 大量的时间被作业占据,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发展兴趣爱好、参与社会实践等,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降低学习效率:" 滥做作业并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因为疲劳和厌倦而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加剧教育内卷:" 家长和学校为了追求分数,不断给孩子增加作业量,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教育内卷。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海量作业”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作业总量:" 学校和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避免过量。 "提高作业质量:" 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 "丰富学习方式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5月4日是五一小长假收假的第一天,西安市车辆中学高一一班的大部分学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学校的,因为他们没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故意不完成,实在是作业太多了,写完得写25万字。”一位学生说。一些认真的学生拿作文纸写了260页,还是没有写完。

近日,一组名为25万字47个作文本的海量“五一作业”照片在网络上走红并引发公众热议,遭到了大批网友的轮番炮轰。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小孩来说,五一小长假都难得好好放松休憩一番,但涉事中学的这些孩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的“五一之旅”全都被禁锢牵绊在了25万字的重复的文字抄写上。

站在当事教师的立场来看,布置些许家庭作业,敦促孩子及时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不要过度沉迷于吃喝玩乐,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呵护,也是为人师表负责任的表现,背后的善意和良苦用心无可厚非,但是如新闻中报道的那样,通过布置大体量的家庭作业来让孩子们收起玩心藏匿童心,未免显得太过简单粗暴了些,有点过犹不及,难脱变相体罚之嫌。

据悉,涉事教师这次之所以布置如此大体量的家庭作业,并非空穴来风,完全是因为期中考试中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不尽理想,就连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连六位同学都没有一人能够对答如流。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主要学科,更是一门“烧脑”学科,除了基本的知识点和公式的记忆之外,重在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反复的、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铸就,也非简单的抄抄写写就能养成。大体量的重复抄写预习导引,不但方式欠妥,有失简单粗暴不说,也会让孩子们难以接受,收不到什么实际效果,还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助长厌学情绪,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退一步说,即便通过重复地抄抄写写,孩子们对知识点和公式了若指掌,恐怕也只是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罢了,不但疏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学用结合运用自如更是谈不上。

再者,从微博中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海量作业”按照考试成绩武断地将孩子们“论资排辈”划分了三六九等,80分以上的学生只改试卷错题;79-60分的学生抄写预习导引10遍;59-40分的学生抄写20遍;39分以下的除抄写20遍外,还得抄写例题。粗略估算一番,受罚的学生少则抄写八万字,多则二十五万字。虽然涉事教师秉承公心,没有偏袒轻视任何一位学生,但却无意间人为地将学生划分了“层级”,划分了“三六九等”。对于承载着教书育人公益属性与社会责任的学校与教师而言,将学生以金钱、物质、成绩等功利思维类聚群分,区别对待,不但有辱为人师表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还会对被差别化对待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和伤害,带给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心理落差与失望,更会在孩子们之间滋长盲目攀比和“高人一筹”“低人一等”的不良学风,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公平公正地享有“五一”这份“假日大餐”,孩子天性贪玩,这是不争的事实,适当地布置些家庭作业,以敦促其温故而知新,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纵然成绩不甚理想,课时有多紧张,不管是出于责任心也好,还是情绪使然,作为教学行为主体的学校和教师,都万不该以“海量作业”的方式来变相体罚,剥夺孩子娱乐放松的权利,这是值得各地教育圈好好反思和引以为鉴的。

发布于 2025-09-04 16:29
收藏
1
上一篇:日本美食之旅,老干部们随行,畅游味蕾盛宴 下一篇:李光耀观点揭秘,新加坡官方语言为何汉语劣势明显?